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国家非遗传人曹篁生:传统徽雕需要创新

2015年08月02日 09: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国家非遗传人曹篁生:传统徽雕需要创新
曹簧生正在进行徽雕创作 吴兰 摄

  中新网黄山8月2日(张俊毕 芃高雅)“雕刻的最高意义在于返璞归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曹簧生2日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说。

  曹簧生,名永盛,著名徽雕大师,因雕刻技艺精湛出众,被人尊称为“徽雕骄子”。走进曹簧生的徽雕研究所,一壶茶,一柱香,一件件雕刻作品,无不饱含着文雅气息。然而,曹簧生晓畅世事的独到看法,也彰显出徽雕师傅的真性情。

  曹篁生十六岁时,拜姑父为师,开始正式学习雕刻技艺。期间,他跑遍徽州古村落,饱览了古民居徽州三雕的刀法,不断从古徽州雕刻艺术宝库中吸取丰富营养,并从此走上了雕刻的道路。

  曹簧生擅长竹雕、木雕和砖雕,尤其是竹木雕刻,更是他的拿手绝活。“我的创作都是来源于自然,只有自然的东西,才是逼真的有生命的。”曹簧生告诉记者,他独创了一种雕刻技艺,叫“罗汉纹”,就是从自然中汲取的灵感。所谓的罗汉纹,其实就是模仿自然中罗汉果的纹路,雕刻出的一种纹路。除了罗汉纹,曹簧生还模仿钟乳石、岩浆石和树瘤结疤等,创作出一系列新的纹路。

  正是对生活的热诚与对自然的敏感,曹篁生才创作出这些极富创意的作品。他创作的专利作品“天人合一”经盒,雕成树心的黄杨木外围包含着紫檀木雕的松树皮,工艺难度非常大。“两种木材交接处要做到不见缝隙,不见刀痕。”曹簧生说。

  曹篁生是业内少数以创新而闻名的徽雕师傅。曹篁生认为,创新与传统是分不开的,传承文明首先学习古人,吃透之后再创新。“精通传统艺术之后,把自己审美观念、对大自然的观察、古代审美精华重新整合,才会发现新东西”。曹篁生认为,创作需要悟性,要抵抗外界的干扰。“但实际上现在工艺美术工作者,很少愿意创新作品。”曹簧生遗憾地说。

  在徽雕艺术交流方面,曹篁生也有着自己的烦心事,尽管业内从事徽雕的人士不少,但交流却并不频繁,“交流只能限于理论,实物交流比较少”。作为黄山市工艺美术协会主席,他希望在黄山市能形成浓厚的雕刻艺术氛围,希望自己能多为徽雕发展做贡献,“不想让后代说我们这代浮躁,不想被人说成定型后变成了手艺赚钱期和创作空白期”。

  近年来,传统手工艺人逐渐被社会认可。“尽管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需要很长时间,但政策和市场还是比较有利的。”曹篁生说,正如徽雕的兴盛正是得益于南宋徽商富甲一方,老百姓对艺术品的需求高,艺术与经济发展密切关联,文化在盛世才更能得到长足发展。

  目前,雕刻艺术品的市场需求很大,经济效益很好,曹簧生并不担心手艺的传承问题。曹簧生告诉记者,在他的徒弟中有不少高学历的人才。其中一位刚从中国艺术研究院毕业,是曹篁生的得意弟子,拥有着高素质高学历,同时也有出色的手艺。“高学历的人才加入雕刻团队,会给传统手工艺的继承和创新注入新的思路,会赋予雕刻作品更高的审美与思想。”曹簧生说,未来,他希望徽雕能够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焕发出新的活力。(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