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话剧《图云关》首演:再现“洋大夫”援华抗战

2015年08月02日 10: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话剧《图云关》首演:再现“洋大夫”援华抗战
    图为话剧《图云关》中再现外籍医生为抢救中国抗日战士而感染鼠疫病毒牺牲的一幕。 杨云 摄
图为贵阳图云关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部旧址纪念碑。 杨云 摄
图为贵阳图云关国际援华医疗队纪念碑。 杨云 摄
图为贵阳图云关国际援华医疗队纪念碑。 杨云 摄

  中新网贵阳8月2日电 (杨云)8月1日晚,反映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红十字救护总队在抵抗侵略中一致对外的勇气和“援华医疗队”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的话剧《图云关》在贵阳进行首场公演,该剧是贵州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而创作。

  1939年至1945年间,贵阳图云关是中国抗战医疗救护的指挥中心。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在此训练了3000多名战场救护员,其外围医疗救护队累计训练了20000多名战场救护员,成为中华民族抗战期间举世瞩目的医疗中心。

  话剧《图云关》就是根据1939年至1945年间“中国红十字会所属抗日救护总队”及国际援华医疗队在贵阳图云关期间真实事迹改编。

  “剧中人物全部有真实原型,话剧《图云关》再现的就是70年前位于贵阳东南方的图云关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与国际援华医疗队在贵阳的抗战故事。”话剧《图云关》编剧、导演杨昕巍介绍说,“《图云关》重现了图云关上的中外医务者们开展战地抢救、彻夜手术、救死扶伤、专注试验、赠医施药、培训英才的一幕幕场景,再现了当年的荒山寂岭如何成为中华民族抗战的支柱性医疗基地的全过程。”

  “16次热烈的掌声就是对话剧《图云关》的高度认可。”当晚观看首演的贵阳市民李慧说,“真实的历史不容篡改,话剧《图云关》用艺术的形式重现历史,不仅是对先烈的尊敬和纪念,更能够教育当下的人们铭记历史,防止历史悲剧重演。”

  中国红十字运动专家戴斌武向中新网记者介绍说,“抗战爆发后,来自欧洲各国的26名国际援华医疗队成员绕过半个地球陆续抵达图云关,与中国医务人员混编,以贵阳图云关救护总队部为基地,赴各战区参加实地救护工作,与中国人民一起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

  “这些外籍医护人员,他们同情中国人民的抗战,与中国人民一起,经受了战争的煎熬和磨练,在艰苦的环境中度过了6年血与火的岁月。在6年时间里,外籍医护人员不计个人得失,忍受着低微的待遇。他们学中国人拿筷子,吃糙米饭。他们住在茅草屋里,没有洗澡间和厕所,苍蝇、蚊子、老鼠使他们经常不能入睡。尽管外籍医护人员在中国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他们坚持医学良心,坚持在红十字旗帜下工作,为中国抗战做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话剧《图云关》很好地展现了这些内容。”贵州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罗治雄介绍说,“外籍医护人员不仅在中国战区协助救护总队从事战地救护,而且远赴印缅参与盟军战地救护工作。”

  “这次贵州省红十字会联合贵州省文化厅、贵州文化演艺集团出品《图云关》,就是希望用艺术的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并感受当年这段历史。”罗治雄说。话剧《图云关》从8月1日开始公演,将一直持续到9月才结束。

  根据贵阳市档案馆保存的档案材料(包括办理护照的名单、任命书和工资档册)显示,可以确定在贵阳的外籍医生共有26人,这批医生有波兰人、德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比利时人、奥地利人、罗马尼亚人、保加利亚人、匈牙利人、捷克人和俄罗斯人。(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