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文字山碉堡被立碑保护 中日双方曾在此激战

2015年08月05日 14:30 来源:法制晚报  参与互动()

  丰台区文委为文字山碉堡立碑,确立了其不可移动文物的身份 摄/法制晚报记者 崔毅飞

  文字山位置示意图  制图/曲昆

  法制晚报讯(记者 崔毅飞)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国人将卢沟桥视作全面抗战的起点。鲜为人知的是,卢沟桥东侧的一座小山岗,被侵华日军命名为“一文字山”,中日两军曾在此激烈交火,一文字山的知名度虽远不及卢沟桥,却被日寇视作“支那事变”的起点。

  近日《法制晚报》(微信公号:fzwb_52165216)记者发现,丰台区文化委员会为山岗上下两座废弃碉堡设立文保碑,并命名为“文字山碉堡”。这让一处隐没的历史地标,在沉寂了70年后,又悄悄浮出水面。

  实地探访

  文字山碉堡有了“身份证”

  川流不息的车辆,让京港澳高速西道口段变得嘈杂,很少有人注意路西那座静默的小山包。

  这座并不高耸的山包,更像是座乱葬岗,半米高的墓碑随处可见,连日以来的降雨使得杂草丛生,加上人烟稀少,让人感觉有些阴森。山坡上的废弃碉堡,系丰台区普查登记文物,氛围顿时变得凝重。

  碉堡坐西向东居高临下,俯瞰呈马蹄形,多半被土掩埋,只露出两个幽暗的枪孔,与高速公路默默对视。

  今年7月,丰台区文委完成了碉堡周围的环境整治,并在此设立文保碑,石碑上镌刻“文字山碉堡”;山北的铁道线旁,还有座一模一样的遗迹,同样命名为“文字山碉堡”。

  在这之前,两座碉堡多年无人问津,如今终于拿到了“身份证”。

  关于文字山,现在的地图并无标注。能够确定的是,文字山的所在地是丰台区宛平城以东偏北的“沙岗村”,距离宛平城东门大约600米远。若非后来的建筑遮挡,站在山顶便能眺望宛平城。

  (微信公号:fzwb_52165216)记者走访了一些当地住户,大部分人俗称此高地为文字山,但没人能说出其来历。“可能是因为蚊子多吧?”一位住户猜测。问及两座碉堡,很多人都说是日本鬼子建的。

  在文字山周围,更多人知道卢沟桥、宛平城,除少数当地老百姓,大多数人并不知道文字山的存在,更想象不到,日寇曾在山上建造纪念碑。

  探寻历史

  为日军认为的侵华发端之地

  在互联网上搜索“文字山”,会发现一张黑白照片,影像主体是一尊方尖碑,碑文从上到下为“一文字山 支那事变发端之地”,碑身以下是束腰碑座,四周用铁链围作护栏。石碑所在地像是块高地,周围环境空旷,远景是平原地貌、视线尽头为山地、疑为西山,由此判断碑文面朝东。

  摄影师是日本人岛崎役治,他在中国各地拍摄了大量照片,传其为日本间谍。

  据资料显示,此碑是七七事变一周年(1938年),由在华的日本人所立。除镌刻“一文字山 支那事变发端之地”,石碑另一面还有指挥立碑的平田部队长官的字迹。

  (微信公号:fzwb_52165216)记者在淘宝网上发现,有商家出售老明信片,画面中正是文字山上、日本人设立的纪念碑,还对黑白照片进行了着色处理,日本人将郊外的一文字山归为北京名胜。明信片上的文字中称:一文字山是昭和十二年(1937年)七月七日,支那事变发生的地方,为了东亚的永久和平,这里不应被忘记。

  此外,还有一张黑白老照片,显示为一个木牌子,同样书写着“一文字山 支那事变发端之地”,但其规格不及方尖碑。

  老人回忆

  日本人年年在此组织祭拜

  85岁的郑福来老人,家住卢沟桥西桥头,多年义务宣讲抗战历史。记者拿出文字山石碑的照片,郑福来立刻从沙发椅上坐了起来,指着照片激动地说:“就是这!我亲眼见过!”

  据郑福来介绍,沙岗村这座小山包上,有酸枣以及乱七八糟的树木,老百姓俗称此地为“大枣园”。但在1937年以后,日本人在山顶立碑,将大枣园命名为“一文字山”。

  郑福来记得,从1937年以后,每年的7月7日,日本人便组织伪宛平县县长等官员、拖家带口的日本家属、学生、和尚、道士、汉奸等去文字山上祭拜,汉奸还经常能挤出来两滴眼泪,这样的活动年年都搞,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

  老人印象中,石碑四周虽有护栏,但经常有人故意在那里大小便,环境非常脏乱。

  1945年以后,国民党将这座纪念碑拆除,但由于年年搞祭拜活动,加深了人们对“文字山”的印象,这个地名就被代代相传下来,但口传难免有误,也有人理解成了“蚊子山”。而随着亲历者生老病死,了解这段历史的人越来越少。

  郑福来还记得,除了文字山上的石碑,日本人还在附近修造碉堡,数量大约为10座,解放后拆除了一些,留到现在的就这么几座。

  记者看到,曾经的纪念碑已无迹可寻,山顶上现在是一座二层楼房。

  文献记载

  中日双方在文字山

  曾有激战

  丰台区文物管理所的韩所长介绍,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当中,他们将这两座碉堡认定为文物,但相关的文字记载稀缺,他们就根据当地村民口传的地名进行了命名。

  (微信公号:fzwb_52165216)记者发现,在一些文献史志当中,虽并未提及文字山,却有关于文字山所在的沙岗村的记载。

  《卢沟桥乡志》记载,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宛平城东一带演习,诡称丢失一日本军人、为中国军队藏匿于宛平城中,突然炮轰宛平城,七七事变爆发。驻守的国民革命军第29军奋起反击,揭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序幕。7月9日,日军在宛平城东“沙岗村”设伏;次日凌晨,隐藏在沙岗村的日军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

  《北京市丰台区地名志》记载:七七事变爆发时,沙岗村是敌我争夺据点。村东侧的土山为日军据守,其前线指挥官田代,被我军击毙在此。

  学者观点

  这里承载了重要的

  历史信息

  北京抗战史学研究者马志璞,曾对卢沟桥周边的军事遗迹进行过细致踏勘。

  他介绍说,文字山的信息,主要现于侵华日军的出版物当中,从地势上来看,这座小山岗是宛平城附近唯一制高点,扼守进出京公路及铁路线。七七事变之后,日军在山上修造纪念碑,将这里视作全面侵华的起点,能看出此地在日军心目中的象征意义。

  马志璞认为,将碉堡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可保护遗迹免遭破坏,使用“文字山”这一特殊时期的历史名称,保留下了重要的历史地标,对于抗战研究很有价值,还能提醒国人勿忘国耻。文/记者 崔毅飞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