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南苑战役赵登禹佟麟阁殉国 现存日军飞机库(图)

2015年08月13日 07:53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

  8月9日,北京国际露营公园,一处抗战时期的飞机窝,外观还保留原状。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1937年7月28日,日军轰炸南苑守军兵营。资料照片

  丰台南苑存日军飞机库及配套;将依据文物情况或布展开放参观,或设保护标志邀专家讲解  

  如今坐落于北京丰台区的南苑机场,始建于1910年。

  78年前,卢沟桥事变后,这里曾爆发惨烈的南苑机场保卫战,29军名将赵登禹、佟麟阁,和5000多名守军在此壮烈殉国;主要由平津两地学生构成的29军军训团全员1500余人参战,最终仅剩600余人南撤。

  中国守军战败后,南苑机场成为日军侵华的华北空军军事基地之一,留下诸多遗迹,仅丰台区近期的普查结果,就有飞机掩体六处,掩体配套设施两处。

  在村民口中,它们被称作“飞机窝”,仅知为日军遗留停靠飞机使用,细节丝毫不清楚。

  其实在文保部门眼中,对这些飞机窝的保护研究也仍是进行时,定级挂牌后,尚待专家详解其“身世之谜”,才能与后人说。

  机窝静卧数十载

  小伙儿时就认识

  8月9日,曾经争夺激烈的南苑战场一带,如今是一片绿地和北京国际露营公园。

  公园门口挂着“红色旅游”主题的宣传标语,根据丰台区相关部门提供的资料,里面有一座飞机掩体,为日军侵华时期所留,从公园北门步行10分钟可到。

  那是一座圆拱形混凝土建筑,形如切掉一半后倒扣在地的圆底锅,高约5米,长约20米,被安装上了木质栅栏门,周边绿植茂盛,俨然成为独立的花园。

  “是日军停放飞机时用的。”南苑村土生土长的小杨说,他今年20多岁,飞机窝是他从小见惯了的事物,“里面什么都没有,倒是冬暖夏凉”。

  小杨称其为“机窝”,他介绍,由此向北不足一公里处还有两处掩体,同样坐落在南苑村大队地界,已有几十年。

  今年6月,两处掩体配套设施被丰台区文物所立牌,成为文物普查登记项目。“机窝”的意义有些不一样了,“听说以后要当作文物保护起来”,小杨听说,这几年才改成酒窖的“机窝”还面临着腾退的可能。

  可他还是说不清楚“机窝”怎么来,怎么用,“一直就撂在那儿,村里也没多少人能讲特明白。”

  田间地头相陪伴

  不能开口也说史

  今年7月,丰台区文委经排查,新公布了10处抗战遗迹,其中有3处飞机掩体、2个掩体配套设施位于南苑村。

  为遗迹定级挂牌的时间,则在2个月之前。9日,经小杨指点,新京报记者在北京国际露营公园北侧林地内,找到两个被定级为文保单位的飞机掩体。

  这两处掩体相隔仅数十米,各占地82.7平方米,以拱形倒扣在地上,表面灰白色的混凝土已显露出鹅卵石,类似烟囱的位置上也加扣了钢化玻璃板,门是新换的,金属质地映着夏天的阳光,闪闪发亮。

  它们的简介一模一样,是区级文保单位,还有环卫工人在旁打扫卫生,周边的花丛树木已长成。

  这是南苑村内,王春梅再熟悉不过的“文物”,自从1982年前到南苑工作,她就在掩体旁插秧、休息,顺便听村里老人讲抗战故事。

  “特别坚固,还防潮。”她记得这些文物就在地中间,从没漏过水,大的掩体马车都能开进去,村民偶尔在此暂存的物品也从没人偷,“保暖性特别好”。

  村民们也没因为这里是日军遗留而破坏,“很结实,没人破坏它”,但也没人想着利用,除了偶尔在上面晒草料,或干农活后累了休息下。

  与小杨类似,王春梅对于飞机窝和掩体的了解也不多,她对于南苑抗战历史的了解,是源于冯玉祥墓,“就知道是抗战将领,近两年改成了昭忠祠。”

  将士誓死守南苑

  进攻日军留噩梦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南苑机场成为中日两军必争的据点。

  即使在日本发行的《大陆战史》中,南苑战役也被日方描述为“白日下的噩梦”,为拿下这个被赵登禹防守得非常坚固的重要据点,日本使用空军和大炮不断进攻,也遭到赵登禹率领的29军将士猛烈火力阻击。

  在这本书中,南苑战役被形容为无法想象的“苦斗”,战争结束后,到处都是尸体,就像是一场白日下的噩梦。

  有数据显示,此战中,29军将领赵登禹、佟麟阁殉国,全军7000余人伤亡5000多,还有以平津大学生为主构成的29军军训团中,有1500余人参加战斗,最后只剩600余人。

  侵占南苑后,据《北京抗战遗存》记载,南苑机场就成为日本陆军航空部队在中国最大的军事基地,他们在附近建有20多个钢筋混凝土飞机窝。《日寇罪行在丰台》一书则显示,这些飞机窝全靠中国人的资产堆砌,并无日军出资。

  1949年以后,因机场周边改造,20多个飞机窝陆续被拆除,丰台的2处飞机窝和6处飞机窝配套设施是其中的幸存者,也成为日军侵华的物证。

  身世之谜尚存疑

  将请专家作详解

  抗战结束后,日军修建的飞机窝陆续改变用途,原本用于飞机出入的洞口被垒上墙装了大门,还有一些变成仓库。

  北京国际露营公园内的飞机窝,数年前被改造为酒窖。王春梅回忆,当时村里负责人认为,飞机窝虽是文物,但数十年下来保存完好,坚固结实,内部也无其他陈设,再加上冬暖夏凉适宜存放酒类,就决定在保护文物的基础上,予以利用。

  今年5月,北京市文物局正式发布,截至2014年年底,全市不可移动文物中,涉及抗战的文物共有162处。丰台区文委相关负责人则透露,今年以来,该区新发现抗战文物9处,包括“飞机窝”(飞机掩体)6处、飞机窝配套设施2处,另有1处碉堡,均已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

  市文物局同时表示,包括飞机窝在内的部分不可移动文物,存在长期被占用、周边环境差等问题,且除了当地居民,很少有人了解这些日军侵华的罪证。

  这也是丰台区文委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我们今年进行了详细排查”,12日,丰台区文物所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已根据各文物的基本情况,确定了评级和修复方案,“包括认定、公布、定级、立牌和设置防护栏等工作”,她说,丰台文委正进行力所能及的保护与环境整治,比如加盖钢化玻璃板等。

  接下来,他们计划邀请相关专家深入挖掘文物内涵,解决关于文物“身世”的疑问,之后再结合文物现状和周边环境,进行展示。

  “有条件的开辟成小型展览”,她说,届时具备条件的可布置起来,让市民参观,不具备条件的整治环境后设立保护标志,邀请专家作讲解活动,详细为公众讲述关于飞机窝的信息,让更多人知道当年日军侵华的细节与历史。

  京城寻踪

  侵华日军飞机掩体6处

  ●南苑乡北京国际露营公园内

  ●南苑乡南苑村一分地西侧

  ●团河路东侧

  ●南苑街道警备中路路边

  ●南苑街道警备中路东侧

  ●警备中路北段路口东侧

  侵华日军飞机掩体配套设施2个

  ●均位于南苑乡北京国际露营公园北侧林地内

  新京报记者 黄颖 实习生郭月洲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