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八旬韩国画家闵庚灿的70年中国情怀(图)

2015年08月22日 14: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八旬韩国画家闵庚灿的70年中国情怀(图)
图为闵庚灿。 闵庚灿工作室 摄
图为闵庚灿。 闵庚灿工作室 摄

  中新网杭州8月22日电 (记者 谢盼盼)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漂泊无疑是战争年代中的常见之态,韩国画家闵庚灿同样因为战争而漂泊,不料因此结缘中国,因着这份缘,他选择了感恩。

  年过八旬的他,每日依然笔耕不辍:国画。他的画中,中国的大好河山是永恒的主题。闵庚灿说,这是他表达对中国依恋的最好方式。

  出生于1935年韩国仁川的闵庚灿,历任国际书法艺术联合会韩国本部理事、韩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大韩民国艺术大展审查委员、大韩民国公务员艺术大展审查委员、中国西泠印社名誉社员、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美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学院国际美术交流协会海外顾问、中国北京炎黄艺术馆理事会理事等。

  他的一生,可以说是传奇。1945年,10岁的他偶然登上美国军舰,并随着军舰带到中国,自此成了天涯孤儿。

  闵庚灿说,上世纪40年代韩国,处于日本控制中,所有孩子要按规定被送往日本人开设的学校读书,在学校里不能说朝鲜话,不能用汉字,只能说日语。

  生性刚强的闵庚灿成为了日本学校里的“打架王”,在一次挨父亲打后,倔强的闵庚灿出逃,并于1945年偶然间登上了军舰。“这是一艘上错的船,一段结对的缘。”

  在随后的日子里,闵庚灿认识了著名画家周昌谷,并得到他的提携,步入中国传统绘画天堂,有幸接触到中国一流的国画大师,如潘天寿、黄宾虹、沙孟海、余任天、陆俨少、诸乐三、程十发、黄胄等大家。

  1983年闵庚灿找到他的家人并通过香港,48岁的闵庚灿终于回到了阔别38年的韩国,而他的中国画也让韩国艺术界为之震惊。

  1984年,闵庚灿的书画艺术展在汉城开幕,每日参观者超万人,当时的韩国总统以个人身份,用14万美元购买了一幅题为《日出东方万象新》的作品。

  “我虽然是韩国人,但我不能忘记我是吃中国人的饭长大,我的绘画是在中国学的,基础也是在中国打下的,是中国人培养了我,”在闵庚灿的心里,中国已是他的第二故乡。

  其实,在离家后,1983年首次回到韩国时,他心里就有了一种想法,“要把中国国画在韩国发扬光大。”

  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对于闵庚灿而言,今年也是韩国光复70周年,也是他个人从艺70周年。今年还在北京炎黄艺术馆举办了闵庚灿从艺七十周年精品展。展出了三百余幅作品。而当回忆起,抗战胜利那年来到中国的场景时,闵庚灿眼里泪花闪烁。

  194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第一年,正是那一年,闵庚灿随军舰踏上中国的土地,一路从天津辗转到上海,再到南京、汉口。

  闵庚灿回忆起,那时中国满目苍夷,因为抗战而破损的房子岌岌可危,因为战乱而受苦的百姓时常面露菜色。“如果说用一种颜色来形容那时的中国,”闵庚灿闭了眼睛,想了会,“应该是暗灰色。”

  他还记得,自己刚来中国南京时,正是冬天,下着蒙蒙细雨,老百姓穿着黑色的破棉袄,脸上也是灰灰的。“不像现在的百姓,油光满面了。”

  如今,已是八旬老人的闵庚灿,带着家人于2007年回到杭州,选择在这个呆了30多年的地方定居。

  在业界看来,闵庚灿是一位将中韩两国艺术相结合的画家,他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基本功底,他在山水方面深得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余任天、陆俨少之精髓,在花卉方面又有板桥、青藤、八大山人、蒲华的面貌,指墨方面又得潘天寿、周昌谷的传承。回到韩国他又将中国水墨画艺术与大韩民国的审美特色相融汇,将形、光、色、相溶为一体,将具象和意象表现得更为充分,并开发出自己独特的瓷板画画法。

  闵庚灿年少与中国结缘,晚年选择了回报。

  他告诉记者,明年他在杭州的艺术馆就要开馆了,将会办国际高级研修班,将他独特的画法传给下一代人。“我要多画一点,多给学生讲一点,因为我最终回到中国,来到杭州是来感恩、报恩的。80岁的我,时间不会太多了。”(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