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大教授岳庆平呼吁国人修心尽孝养徳

2015年08月28日 14: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8月28日电 (记者 赵小燕 见习记者 章天启)28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岳庆平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正处于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建设时期,不少人对家庭美德中的孝道不太重视。特别是某些年轻人对年幼的孩子特别好,不惜花费大量精力财力,但对年老的父母却顾不上,甚至不愿抽出少许时间陪父母聊聊天。

  27日,2015浙江孝亲沙龙暨孝亲人物颁奖典礼在杭州举行。在这场“孝心为佛心孝行为佛行”为主题的孝亲沙龙上,岳庆平认为,中国儒释道文化都重视践行孝道,也都重视扩展孝道。

  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对子女可以说都是无私奉献,尤其是我们有了子女后,更能切实体会到这点。所以我们对父母尽孝,也是对父母的回报。”岳庆平认为,现在年轻人相对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常讲交换的价值一定要公平。“我们对父母的回报,其实在价值上并不公平,有时我们尽孝,只能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很小部分。”

  岳庆平还表示,家中不能只讲物质、价值和道理,更要讲精神、大爱和奉献。对父母尽孝,不仅要让父母物质富足,而且要让父母精神满足。如果说年幼子女对中年有用的父母孝顺,还有点感性依赖和物质需要的话,则成年子女对年老无用的父母孝顺,主要是理性奉献和精神投入。“我们常回家看看,陪年老的父母聊聊天,并始终和颜悦色,心情愉快,这比只给年老的父母几千块钱,可能更能体现真正的孝道。”

  《礼记》说孝道有三个层次:尊亲,弗辱,能养。能养父母是最低层次,其中包括物质和精神赡养。不使父母受辱是中间层次,需要子女不做坏事。使大家都尊敬父母是最高层次,需要子女多做好事。儒家讲究“修齐治平”和“忠孝混同”,讲究“求忠臣于孝子之门”,讲究孝道从家庭向国家和社会的扩展和推广。用现在的话说,一个人如果不具备起码的孝道,则不可能真正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岳庆平说,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意义上是孝文化,或者是家族文化。中国传统社会重视孝道,也重视家族延续,往往把家族视为一条绳子,一代代加长这条绳子。所以提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也提出为人做事,要上对得起祖先,下对得起子孙。为了祖先崇拜和传宗接代,每个家族都有祠堂、族田、族规、族谱和家训。

  每个家族成员都要把家族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都要为家族利益无私奉献个人利益。家族居于社会与个人之间,负责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中西对比的角度,可以说中国以家族为本位,优先强调家族价值的实现;西方以个人为本位,优先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这也影响到与孝道有关的养老体系:中国主要是反哺式养老体系,一代代反哺上一代,子女有养年老父母之责,家庭养老比较盛行;西方主要是接力式养老体系,一代代接力抚育下一代,无养年老父母之责,社会养老比较盛行。

  据了解,浙江孝亲人物沙龙是由浙江杭州灵隐寺、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与浙江省民族宗教研究服务中心共同携手主办。岳庆平对这次活动特别认同:“佛学文化非常重视践行孝道和推广孝道,也非常重视修心和自净其意。我们应该弘扬佛学文化的精华,修心尽孝,向内探求,点滴做起,持之以恒,结合儒学文化的“修齐治平”,将家庭孝道向外扩展形成社会公德,使家庭孝道和社会公德良性互动和相得益彰。”(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