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一对90后农民工“兄弟”的“打工经”

2012年02月23日 11: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昆明2月23日电(赵书勇)“想做点有技术性的、收入稳定的活。”留着长碎发,穿着夹克上衣,耳朵上还戴着耳钉,说着地道方言,记者23日在昆明市一劳务市场见到何建春、顾利明这对农民工“兄弟”时,他们正在寻找新的工作岗位。

  “现在,我们这一代人,多少都上过几天学,不想再和以前那些人(民工)一样帮人抗包、做泥水匠人,我们也做不了。”何建春、顾利明两人说。

  “出来打工,也是我们这个年纪的年轻人离家外出打拼的一条路。”他们俩都来自昆明的郊区县阿子营,距昆明主城区只需要两个小时的车程。此次是他们第二次出来打工。

  “在家里,和我们一样大的人如果不读书的话,早就出来打工了。”个子稍高的何建春说,自己中专毕业就没有读书了,想出来找点工作“混口饭吃”,今年刚好20岁的他已经在外打工4年,去年因为家里有事辞职了。

  “我们其实是一个村的,之前也一直在一个地方工作。”顾利明补充说,高中毕业后,他自己也选择了外出打工,本来找了个看似稳定点的工作,却因为家里的原因被迫“另谋高就”。

  这对农民工兄弟刚出门时做过餐厅服务员、洗碗工等零碎工作,之后应聘在在昆明市农林局扑火队工作。在他们看来,扑火队员的工作虽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是“有点技术含量”,是他们“想做的工作”。

  何建春、顾利明介绍说,现在农村的90后这一代人,如果还待在家里啃老是会被人笑话的。“如果你不出去做点什么,好像就是要饭的一样,村子里的人会瞧不起你。”

  其实,在云南省众多的山区,这种让年轻人外出就业的观念十分突出。记者走访昭通市巧家县、昆明市寻甸县、禄劝县等多地都发现这一现象:“打工多少能见点世面,多少有点收入。窝在农村,一辈子都难有出息”。

  何建春和顾利明看了十余个工作岗位后都没有决定去,“工资太低,食宿自理,大多没有五险一金,也不能学到什么。卖苦力的,不去。”他们说,工资不高,要想在城里生存下去也很不容易。“想上上网、买件衣服和朋友吃顿饭都成问题。”

  但是,他们对未来的设想是“就算找不到工作也不要紧,前几年的打工的积蓄还有点,打算去考个驾照,学学挖机什么的,总之,单纯靠出卖体力的活儿不做。”他们不仅要学门手艺,有个稳定的收入,有可能也想在城市里过“好生活”。

  昆明市总工会的一个统计数据显示,昆明市的农民工有100万之多,其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是18至30岁的青年农民工,“80后”、“90后”农民工已开始成为这个群体的主力军。(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