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通讯:旅游业让中国最大苗寨发生巨变

2012年05月31日 13: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贵州雷山5月31日电 题:旅游业让中国最大苗寨发生巨变

  中新社记者 梁晋毅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西江这个“藏”在贵州大山深处、规模举世无双的中国最大苗寨里几千村民的生活,在短短几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里不仅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一应俱全,私家车也开始进入村民的生活。

  坐落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雷公山脚的西江千户苗寨,由八个自然村寨连接组成,有1300多户,6000余人,99.5%的村民是苗族。西江苗寨依山而建,吊脚楼层层叠叠,错落有序,雄伟壮观,为中国最大的苗寨。

  苗族小伙子侯艳江的家就在西江老街的背后,他开办的农家乐饭庄,如今一年的收入在10万元人民币以上。他说,几年前,他还和村里大多数青年一样,外出四处打工,村里留守的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

  “2009年以前,虽然温饱没问题,但家里用上冰箱、洗衣机等大件家电的绝对是少数。”侯艳江说,他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外出到东部沿海打工,2009年回到西江以前,辗转到过广东、浙江、云南等地。2009年回到家乡过年,侯艳江发现,来西江的外地人明显比过去多了。

  “以前也有外地游客来,但都是些零星的‘背包客’,2009年就不同了,都是打着小旗的导游带着成群结队的游客。”后来侯艳江得知,2008年,西江作为贵州省第3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主办地,不仅交通等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西江在外的知名度也得到极大提高。于是,侯艳江决定不再外出打工,留在家里开办农家乐餐馆。当年,在政府的贷款帮助下,侯艳江开办的农家饭庄实现盈利5万元人民币以上。

  如今,每天到西江的游客达到5000人次,周末和节假日更是超过万人。进入西江北寨门,依山而建的1000多栋吊脚楼便映入眼帘。每天下午,游人还能在西江民族文化广场观赏到以苗族歌舞为主的演出。苗族古歌、芦笙舞、抢亲,苗家女孩身上绚丽的服饰、银饰,甜美歌声、笑容……无不是苗族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

  “西江本身就是一个苗族文化的‘露天博物馆’,我们不仅精心安排了展示苗族文化的演出,还鼓励村民将苗族人原汁原味的生活呈现在世人的面前。游人来到西江,既能领略到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又能真实地感受苗族传统文化,我想这是西江吸引人的地方。”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公司总经理王瑛说,西江先后获得中国乡村旅游“飞燕奖”最佳民俗文化奖、最佳景观村落等荣誉称号,2011年入选“中国特色村”;西江客源市场也由最初的9个省扩大到全国31个省市;如今,西江年接待游客量已由2008年以前的几万人次上升到超过200万人次,省内游客比例由82%下降为52%,省外游客由15%上升至40%,入境游客由3%上升到8%。2011年,西江千户苗寨接待游客240.35万人次,同比增长164.9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52亿元,同比增长229.41%。

  旅游业的迅猛发展,让世代农耕的西江村民受益匪浅:目前西江共有123户从事“农家乐”接待,498户经营民族商品店,直接从事旅游服务行业的人员达1500余人。

  为了让村民自觉保护苗族传统文化,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公司每年还从门票收入中拿出15%给西江的每户村民“分红”,以鼓励村民保护好吊脚楼和其他民族文化,保持自家房前院后的干净整洁。2011年,公司“分红”给村民的资金总额是539万元,最少的一户,也分到了3000多元。

  侯艳江说,如今在西江,青壮年基本都回到家乡创业发展,60%以上的村民已经过上了比较殷实的生活,至少有130部私家车进入村民家。他自己也正在谋划再开一个苗族音乐吧。(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