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探访黔西“阳光工程”:让戒毒康复人员找回自信

2012年06月02日 08: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黔西6月2日电 题:探访黔西“阳光工程”:让戒毒康复人员找回自信

  中新社记者 张伟

  “现在我自己挣钱自己花,很开心!在这里我找回了自信和归属感。”在贵州省“阳光工程”集中安置戒毒康复者规模最大的企业里,戒毒康复人员小王面带笑容告诉记者。在黔西县,已有200余像小王一样的人重新走上就业岗位。

  位于贵州中部的毕节市黔西县,曾是该省毒情重点整治县。

  为解决戒毒康复人员复吸率高、巩固戒断率低、融入社会难的问题,黔西县启动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建立以社区为基础,以家庭为依托,戒毒治疗、康复指导、救助服务功能兼备的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新体系。同时以“阳光”冠名安置社区戒毒人员就业的“阳光工程”企业,形成以就业安置为核心,集生理脱毒、身心康复、融入社会、就业安置四位一体的社区戒毒康复“阳光工程”模式。

  对“阳光工程”,贵州黔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永利有着自己的理解,“我考虑最多的是让员工更好一点,在这里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加入企业的每位员工都是这个大家庭的一员,我经常告诉员工,不歧视、不惧怕,我们都是一家人。”

  刚进企业不到3个月的社区康复人员小红对记者说,“在这里不会有特殊,休息的时候大家会扎堆在一起打乒乓球、读书、聊天。”她说:“以前尝试去超市做推销员等工作,但听说我的经历后总是被拒绝;现在在这里感觉不到压力,就像在家里一样,有温暖的感觉。”

  32岁的小红以前是一名卷纸销售员。小红说,“以前每个月最多挣1000元,很累。很多时候都顾不上家,有时还会影响到娃娃学习。”而现在,小红每天按时上下班,每个月能拿到1500元。“如果能达到要求,我会一直在这里干下去。”

  参与企业管理的“阳光工程”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开始时提心吊胆,但现在每个人都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其实最关键的是要平等对待每一个人,时间长了,大家都会慢慢了解。”

  在黔西县“阳关工程”就业基地,一视同仁、有奖有惩成为最严格的规定。董永利告诉记者:“我不惧怕康复人员,以理服人,按规章办事,每个人都要遵守共同的规定,这也是让他们找回自信与自尊最合适的方式。”

  目前,黔西县的“阳关工程”就业基地已安置150名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就业。这些康复人员中,有些人的子女主动到社区反映他们的父母过上自食其力的生活后出现的可喜变化。

  当地官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阳光工程”建设开展以来,黔西县因吸毒问题引发的治安案件明显下降,未来仍将大力推进“阳光工程”,力争到2012年实现安置辖区内符合条件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就业达到50%以上。(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