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甘肃文县贫困农家被帮扶:修路联网“连通”山外

2012年12月25日 23: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甘肃文县贫困农家被帮扶:修路联网“连通”山外
    12月25日,甘肃省委外宣办为文县石鸡坝乡边地坪村捐赠棉被、书籍、羽绒服等过冬物资。这里是甘肃省委外宣办的“双联”帮扶点,他们已帮助这个贫困乡村修路、联网,“连通”山外。 杨艳敏 摄

  中新网甘肃陇南12月25日电 (闫雅琪 杨艳敏)山路十八弯,清澈的白龙江水穿流而过,青山绿水间即是陇南市文县。两年前,这里还是土路泥坡,过河只能靠绕路。现今,这里道路宽阔平整、四周屋舍俨然,大多数村民家可通网络,“连通”山外。

  文县位于甘肃南陲,坐落在甘、川、陕三省交界处,地处秦巴山地,素有“陇上江南”之美誉。全县总人口24.45万人,贫困人口为13.14万人,占农村人口的63%。作为扶贫工作重点地区,受到各界的帮扶,文县经济逐年好转。

  25日下午,文县石鸡坝乡边地坪村民张四英从甘肃省委外宣办工作人员手里接过一床棉被,她说:“这是今年省里第6次来咱们这里‘双联’帮扶,汶川地震让我们这里受了灾,但现在我们的生活真的比灾前要好。”

  张四英家老老少少有6口人,几年前一家6口守着几亩地靠种花椒生活。家里有两个孩子都在上中学。一年1-2万元的花费是这户人家沉重的负担。张四英说他们一家人一年只有6000元左右的收入,其他都靠打零工支撑。

  “再穷也要让孩子上的起学”,不识字的张四英感慨,因为没有文化、不会技术,总也挣不来大钱,生活一直都过的紧巴巴的。但近两年慢慢好起来了。

  张四英告诉记者,最初觉得村里起了变化是“土路变公路”,笔直的公路修到家门口,让原本闭塞的村庄逐渐开放。“现在,我们这里也能上网了。”张四英不识字,但通过网络看视频、图片,这成了她了解世界的一扇窗口。

  张四英说,路修好了,种植的农产品也有了出路。文县气候适宜,环山抱水,适合农作物生长。现在村里“东南茶叶,西北纹党,半山干果,川坝蔬菜,库区水产”,不像以前随意种植。根据规划发展特色产业让我们省力又挣钱。

  张思英称,现在,村里人家生产的露地蔬菜通过新公路,销往四川九寨沟、青海西宁、宁夏银川和兰州等地。

  文县石鸡坝乡边地坪村是甘肃省委外宣办的“双联”帮扶点。自确定帮扶以来,甘肃省委外宣办协调扶贫互助资金20万元,并与中石化甘肃销售公司联系,给该村村民争取了部分就业名额。还送去了电脑和配套桌椅,接通了宽带。为了让村民们能掌握致富信息,他们在村里举办了电脑使用基础知识培训班,培训村民如何应用网络寻找科技致富信息,为该村群众搭建起了致富信息平台。下一步,还将对扶贫点进一步进行村容村貌整体布局规划、分步实施道路硬化、农村文化建设、技能知识培训、农业科技知识推广等,并多方联系提供就业机会。

  25日,甘肃省委外宣办为当地村民捐赠600床棉被、140套书籍,给初中以下学生包括幼儿园的儿童送来羽绒服159件,并为每户村名送来了米、面、油等生活用品,总价值约30余万元。

  边地坪村小学生领到新棉衣后,笑着迫不及待地穿上新衣互相打量。一位老师说,来这里上学的孩子多数家庭贫困,虽然他们大多能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但很多孩子从未穿过新衣,冬天山里风寒,一些贫困学生常常冻得双手通红长出冻疮。

  记者采访四年级学生符心如,当问她上学苦不苦,她笑着说不苦。这个孩子每天早上要走半个小时的山路上学,没有修便民桥前,她要绕路上学,天还没亮就要出发,碎石山路从未拦住她的上学梦。

  符心如说,现在小学里配了10台电脑,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每周都有信息技术课。了解了更多信息的她,决心更加努力读书,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