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调研报告:阳朔以特色农业为突破走生态小康之路

2013年04月02日 09: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4月2日电 题:阳朔的农业生态小康道路

  作为著名的风景名胜地,阳朔生态区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它又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因而承受着加速经济发展与维护生态环境的双重压力。这样,寻求一个适应区情、国情以及时代特点的发展模式,就成为阳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问题。应当说,经过艰辛的探索,阳朔人民秉持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的理念,以特色农业为突破口和战略重点,已经初步走出了一条农业生态小康之路。而实际上,阳朔面临的所谓 “两难选择”,是转型中社会普遍存在的矛盾。因此,在这个意义上,阳朔的探索就成为带有普遍性的经验。

  一、阳朔小康的特征——农业、生态、现代化

  正在发展的阳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人们感叹于烟雨漓江的自然奇观,但更陶醉于“百里新村、百里果香、百里画廊”的人间桃园:那一座座“白粉墙、小青瓦、坡屋面、花格窗”的小楼,还有漫山遍野的金橘已经成为阳朔新的名片。这里不仅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田园风光,实际上,它已初步形成一个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小康社会: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以及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和谐而统一,当然,更重要的还有日益文明、自立的阳朔人。

  以农业奔小康。虽然小康社会的样貌可能有所不同,但却有着基本相同的标准。原本上,小康就是指一种比较宽裕的生活状态,因此,在小康的标准中,物质生活水平是最重要的指标,现今人们一般用人均收入来衡量。2012年,阳朔村民人均年收入1.5万元,部分村民年均纯收入已超过2万元。而十年前,这个数字是不足1000元。

  如何能有这样的成就?阳朔道路实际上也很简单,就是发展特色农业,再具体来说,就是以金桔种植为主导产业:全县现有金桔栽培面积 15.8 万亩,预计2012年年底总产量可达 16.2万吨,而仅就这一项产值就有13.5亿元。除此,还有沙田柚、夏橙、砂糖桔等特色水果以及茨菇、香菌、淮山、香芋等特色蔬菜,且所有这些特色种植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所谓“一村一品”、“一乡一业”。

  阳朔的农业并不是一般的经济农业,它具有极强的社会农业的特点,其功能不断地被开发。而今,阳朔农业还承载着文化传承、旅游休闲等多个功能。如农业与旅游结合,就发展出阳朔特色的休闲农业,千亩茶园、万亩金桔的价值得以充分利用。餐饮、住宿等农村服务业也随之发展起来,在阳朔不仅有700多家农家餐馆、500多家农家旅馆,甚至还出现了农民股份制旅游公司。而这不仅是农民收入的新的增长点,其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这是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条有效途径。据2011年的统计,在阳朔全县从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5万多人中,农民为4.2万。

  以生态谋发展。原本,农业的发展是极大地依赖于生态环境的,其本身亦具有无可替代的生态功能。但随着人类进入工业文明的时代,“石油农业”飞速发展,带来大量农产品的同时亦造成十分严重的环境污染。在农业与生态的相互协调中,在现代科技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支持下,生态农业应运而生,这也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而阳朔充分运用了这一现代模式,并取得了不错的经济、生态以及社会效益。

  如广泛推广和使用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生产技术,以及先进的喷灌滴灌技术、黄板、频振式杀虫灯、昆虫性诱剂等,既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也减少和防止了雨雪冰冻、干旱、强光等不良气候和重大病虫害造成的损失,从而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另外,阳朔也通过建立生态文明示范村来推广沼气等生态技术,截至2011年底,沼气入户率已达80%以上。而据不完全统计,这种“农村能源”可以给阳朔全县农民带来直接经济收入3000万元/年,间接经济效益4500万元/年。

  生态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收益,还有显而易见的环境的改善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更为重要的,“科学保护漓”因此成为实实在在的事业,而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十多年来,漓江边的化工厂等17 家企业被关闭,沿江两岸一直执行山上不准割草放羊、水中不准网箱养鱼、岸上不准随意建房采石等规定。为了减少生活用水对漓江的污染,阳朔建成了全区第一个县级污水处理厂。由此,漓江水质多年来一直保持着二类以上标准,属内地流经城市最好的河流之一;空气每年达一级标准天数超过300天;森林覆盖率达 90%以上。而沿江两岸的村民也并没有因此而陷于贫困,象遇龙河沿岸每位村民每年获得资源保护补助费少则400元,多则700元,2011年达到900元。另外,旅游服务、景区美化绿化等也带来收入的增加。如著名的人文景观“印象•刘三姐”,其演员绝大多数是附近村民。

  以现代化为目标。“小桥、流水、人家”的田园社会可能环保而富足,但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生态社会。阳朔发展的目标一开始就很明确,那就是现代化——这就不仅仅是单纯的环境保护和持续提高农民收入,还意味着要为乡村居民提供方便舒适的城市基础设施、稳定和谐的社区氛围以及充分的民主权利等。

  就农民来说,“过上城里人的生活”是他们简单而直接的梦想。而今,阳朔农民初步实现了这个梦想:家家都用上了自来水,户户都住进了新楼房,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所谓“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已算过时,电视、网络正在普及。就百里新村来看,主干道四级水泥(柏油)公路已全线贯通,村内道路也全面硬化,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出行、农产品运输问题;沿线10个台区的电力扩容改造完成,基本保证了农民生活生产电力需要;14处人口饮水安全工程的建立,使沿线村民100%用上了安全卫生水。

  基础设施建设虽然主要是政府的规划和资金投入,但也需要用心筹谋。在这个问题上,阳朔政府有着独特的智慧。如在乡村风貌的设计上,人文因素成为重要的标准:白粉墙的乡村民居小楼不仅与环境相得益彰,也显示出对典型桂北民居风格的传承,从而体现了人文与自然山水的融合。再有,篮球场、文化室也成为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标配”,这体现的是对村民文化生活要求的关注。

  当然,所谓“小康社会”,其核心要素还是人,是人的素质提高以及全面发展。阳朔农民在奔小康的过程中,在劳动和市场经济的锻造下,逐步成长为新一代农民:他们有知识也有眼光,懂市场也守法纪,讲自强、自立也要求民主、自主。在阳朔,村民自治有很好的发展:如在村两委班子的选举中,村民参与度高,且依法选举、依法办事的意识也很强。而随着国家农村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的发展,阳朔人的生活质量提高,更加安居乐业,基本没有群体性社会事件。从这个意义上说,阳朔的小康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小康。

  二、阳朔道路的要素——理念、市场、创新

  阳朔的发展,是多方面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有其独特的一面,如自然、地域等先天因素,但在相同的时代背景下,也必然有些共性的东西。

  科学发展的理念。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我们时代的要求。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阳朔人说,保护好漓江,就是阳朔对桂林、对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贡献。这实际上也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前提,但科学发展观并不是一般地要求我们要达到这些目标,而是要把这些目标本身就视为发展的基本要素,概言之,就是通过发展去实现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平衡、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意义在于,我们不要囿于所谓的“两难选择”,而是要另辟蹊径,开拓出科学发展的“第三种道路”。而随着生态文明的发展,人们发现,“过去传统产业导向下被忽视的资源,如林业资源、山地地貌、生态环境等都会被‘唤醒’,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可能以前被视为发展的包袱的,现在反而会成为宝贵的资源。“第三种道路”——生态发展的道路豁然而出,这也是阳朔的发展理念。

  阳朔自古以山水秀美闻名,但其自然条件并不利于传统农业发展。这里也有过发展工业的尝试,然而,其环境代价又是阳朔所不能承受的。经过反复考量,阳朔选择了农业、生态的发展之路。这既顺应了时代潮流,但更为重要的,这亦是因地制宜的选择:其一,阳朔全县人口有 31万多,而其中农村人口达27万余人;其二,阳朔虽然“地无三尺平”,但山地土质特别适合种植果树;其三,金桔是阳朔传统水果产品,已有百余年种植历史。尤其是越往深山里越适宜种植金桔,金桔的品质也越好。

  可以说,阳朔发展理念和战略的选择,真正了践行科学发展观。这在GDP政绩观主导的当下,尤为可贵。而实践也证明了这一选择的科学性:充分利用自然的赐予,将生态环境视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最终目标是实现人与环境的共同发展。

  市场化的路径。农业,尤其是生态农业,其经济高效性只有通过市场才可以体现出来。特色农产品之“特”,本身就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来越成熟,为农业的市场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现实条件。在这一前提下,阳朔农业市场化的路径选择就成为必然。

  首先,阳朔特色农业一开始就走的是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路子。目前,已建成白沙镇万亩金桔基地、兴坪镇千亩沙田柚千亩夏橙基地、高田镇千亩茨菇基地、金宝乡千亩香菌基地以及福利镇千亩淮山基地等20多个特色农业基地,种植面积达20多万亩。而1999年前,就金桔种植来说,还不足1万亩。与此同时,农民也被组织起来。从2008年开始,阳朔开始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而这种市场化导向的组织,不仅提高了农产品标准化管理和经营的水平,也培育了农民的市场意识。

  其次,品牌意识是阳朔农业发展非常突出的特点。在市场的体制下,品牌是经济运行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开拓占领市场的前提条件。因而,阳朔是提前且主动地完成了这一工作,而不是坐等“酒香不怕巷子深”:政府安排专门人力财力物力,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特色农产品质量、品牌认证,商标注册以及地理标志认证的申报工作。如阳朔金桔2007年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2008年正式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阳朔金桔”商标。

  第三,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发展现代商品农业的前提条件。而阳朔不仅主动培育市场,还提供全面而又完善的市场销售服务。阳朔投资1500万元建立了桂北最大的白沙水果专业批发市场,同时打造了所谓 “一网、一会、一屏、一点”的农产品销售服务信息网络:一网是“数字村镇网”,一会是金桔交易会,一屏是在白沙水果专业批发市场建立电子信息屏,一点是建立全国产品营销点。这个网络充分显示了阳朔人的市场营销智慧,如金桔交易会是与漓江传统的“渔火节”打包举行,从而吸引了更多的商机。再如信息屏,农产品的价格变动是即时显示的。此外,为了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阳朔政府对于水果市场欺行霸市、垄断市场等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整肃。

  技术创新的支持。可以说,现代生态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农产品市场的竞争,表面上是品种、质量的竞争,但说到底是科技含量的竞争。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保持不败的态势,必须依靠科技。象金桔,品质虽优,但怕雨怕冻还不易保鲜,是阳朔人创造性地发明了“三避”技术(避雨、避寒、避晒),使后来金桔产业的空前发展成为可能。再有,由于采用了先进的喷灌滴灌技术,下肥、浇水通过电脑控制可以全部自动完成,且水、肥使用量大大减少。既节约了资源,也节省了人力。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只有推广应用于实践才有其价值。而阳朔通过技术人员下乡、举办培训班、印发宣传材料等多种方式,使农民逐步掌握了一些实用的农业技术。

  上述要素构成了阳朔道路的“骨架”,但并不是全部。实际上,阳朔经验最为重要的,是各种要素的有机结合并共同发挥作用。而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得益于阳朔比较好地处理了政府、农民及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所谓“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配合、社会参与”,概言之,就是政府的积极引导与农民自我管理相结合,这既符合当下的国情,亦是能最大限度激发农村内在活力的设计。

  三、阳朔经验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众所周知,目前最大的难点在于农村与农民。没有农民与农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面小康的实现。也因此,阳朔以发展农业实现小康的经验就有了特殊的意义。

  就国际经验来说,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农民进入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轨道是解决农民增收、避免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的一种有效途径。但在阳朔的经验中,发展农业农民收入亦有显著增加,同时,还带来了农村劳动力的回流:“青壮年留存、年轻人返村、大学生回村”,在阳朔并不是特例,而是普遍的现象。目前,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很多进城务工的年轻人已经“无处安放青春”,但阳朔道路显示,他们还可以选择另一种途径和方式追求“中国梦”。

  从未来趋势看,农业的多功能发展是一个方向。可以说,是全球生态环境危机的威胁与人类对生活品质的需求,使农业的多功能开发受到重视。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下,农业的功能包括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诸如生物多样性、食品安全、地区景观、文化传承等等。中国是有着千年农耕文明的国家,在这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而阳朔道路,是一个很好的探索,如其休闲农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

  更为重要的是,要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就必须走生态的道路,这也是处于转型中社会的最佳选择。中国以世界 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而在这个了不起的成就背后,是过量施用化肥以及农业有机废弃物带来的环境污染,其严重程度甚至大于城市和工业污染。近年来,生态发展的理念得到普遍认同,世界各地都出现了生态示范社区或村镇,其主要目的是引领一种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的生态文明。在这个意义上,阳朔道路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具有一种示范的作用——它不仅是发展模式的创新,也是新的生存、生活方式的,还可能带来体制机制的变革。

  阳朔道路是一个初步的探索,还存在—些需要深入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就阳朔发展的各个环节而言,都有待完善。在国家整个的大环境下,生态保护与GDP目标的矛盾是长期的存在。虽有环保补偿费,但水平偏低。目前在阳朔99个行政村中,尚有12个贫困村,其中5个是在漓江边,而这种发展的不平衡还有扩大的趋势。理论上讲,中国农业发展“不差钱”,因为沿海产能过剩,沿海资本向欠发达地区流入是大势所趋。但这还需要一个过程,我们看到,在阳朔的发展中,社会资本参与明显不足,政府投资仍然是最主要的渠道。另外,更长远的还是人的问题,一方面,就人的自身发展而言,农民收入增加带来了经济自立,但离自主发展还有很大的距离;另一方面,对农民的教育也有很大的缺失,而这给一些非法团体传播不健康思想留下了余地;由此,就导致第三个问题的产生,即人才仍然是稀缺资源,这必然会导致科技创新乏力,无法给阳朔的生态发展提供强劲的技术支撑。当然,发展中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来解决,且阳朔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已经走出了漂亮的一步。(作者:《科学社会主义》杂志调研组,已刊发在《科学社会主义》杂志2013年第一期,朱可辛执笔)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