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张家港永联村:书写一个村庄的“中国梦”

2013年07月07日 10: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张家港7月7日电 题 张家港永联村:书写一个村庄的“中国梦”

  记者:周建琳

  夏天的永联村“江南农耕文化”是孩子们的天堂。这个天堂,对于江南出生的游子何建明来说仿佛一下子回到了童年时代。

  携作品《江边中国》,6日,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来到了张家港永联村。《江边中国》这是一个中国乡村的史诗报告,也被誉为“解读邓小平‘小康’梦想的实践蓝本”。

  要使一个从长江滩涂上诞生的小村庄,变成人均年收入近3万元、人居环境优美的“梦里水乡”,该需要多少岁月?张家港永联村给出的答案是:35年。

  “小康”梦想的实践蓝本

  高层住宅小区、公园、戏楼、图书馆、医院、商业街,行走在永联村,不得不承认,这个“永联小镇”的农村一点不比城里差。

  “城里有的我们都有,城里没有的我们也有。我们有二次分配,有蓝天碧水和新鲜的空气。”走进永联,村民总爱如此自夸。

  对于农民来说,过上城里人的生活是他们的梦想。一份永联村民的“福利清单”见证了梦想成真:生活补助费、养老金、助学金、农转城补助、老党员费、尊老金、助残金等一共11项福利保障,全村10400名新老永联人,都能享受同等待遇,仅此一项,村里每年支出就达8000多万元。

  在永联,每个劳动者都拥有平等的实现富裕的机会。永钢集团20%的员工是本村村民;农民创业园内,20多位农民办起了小企业,带动近400人就业;村里专门成立劳务办,把永联村里公司的保洁、保卫、绿化岗位剥离出来,800多名50岁以上村民顺利就业。

  东华村的虞忠妹做梦都想有一套大房子,30年来他们一家5口蜗居在70平方米的两间平房内,女儿假期都不愿回家,这让她很难过。

  东华村并入永联村后,2009年,他们分到了一套140平方米的大房子,公婆也住进了80平方米的老年公寓楼,到了适婚年龄的女儿也分到了153平方米的大房子。

  3000多户村民全部搬进了小镇,永联村拿出245万元帮3100多名村民办了“城保”,并实施了多项福利措施,老人每人每月可拿到700元养老金,其他人每月有200元的生活补助金,困难户有救济金,学生有奖学金。

  从一无所有走到今天,永联村民的梦想,就像普通人走上央视的“星光大道”一样,令人信服和敬佩。因为那些从“星光大道”走过来的人,本来都是平凡的人。

  但也就是这么一群农民,今天,他们向国家上交的税收就等于给全国人民每人一块钱!

  农民生活的更有尊严

  永联议事厅底楼主厅是何建明著的《江边中国》一书的首发式地点。

  走进议事厅方知这是中国第一家“农民议会厅”。

  2010年8月,从德国考察回来之后,老书记吴栋材决定要建一个村民议事厅。

  “我们建这样一个村民议事厅,就是要把基层民主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谁家房子该分一套还是分两套,谁损坏了村里的公物该不该赔偿……村里桩桩件件事情的决策,没有啥需要瞒着大伙儿的,让大伙儿都来听一听、议一议,让决策更加公平、公正。”这是建之初的心愿,如今都已实现。

  近年来,吴栋材推进制定了永联村的党委议事规则、村民议事规则、经济合作社议事规则等,倡导推行集体研究、表决通过的民主决策机制。

  “虽然时下也有村民自治管理条例,但真正让老百姓按照自己的意愿举起那只庄严而神圣的手的机会,似乎极少。永联村现在试探着、实践着把这份权利交还给自己的子民,难道不是一次伟大历史性状举?”何建明反问。

  “让农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幸福。”这在永联村不是空话。几度进驻永联村采访的何建明称,这里书写了一个村庄的“中国梦”。

  难怪许多专家和外国政要参观今天的永联村后,都认为这个“中国小康社会”版本更富魅力。这是因为永联村的强国梦,更少了政治色彩,更符合中国实际,更接近人们追求幸福的人性意义,也更容易让广大农村以此为榜样进行推广和效仿。(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