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福建古田开展人工增雨研究:再造一个“空中水库”

2013年07月29日 13:58 来源:福建日报 参与互动(0)

  如果遭遇干旱,除了等待自然降雨,我们能做些什么?我省以古田为试验基地,

  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评估研究,探索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

  再造一个“空中水库”  人工增雨≠人工降雨

  “除了自然降雨,人工增雨是一个很有效的途径。但很多人习惯把人工增雨称为人工降雨,这不科学。”古田气象局局长张玲说,“正确运用人工催化技术,最多可开发云中20%的降水量。所以,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纯粹意义上的人工降雨还无法实现,只能做到增雨。”

  张玲解释说,人工增雨需要空中有充足的云水资源,还有适合的天气动力条件。只有满足这两个基本条件,增雨设备才能将催化剂送到云层并产生作用,实现人工增雨。

  人工增雨分为空中和地面作业两种方法。空中作业是用飞机往云中播撒氯化钠等催化剂,地面作业则是利用高炮、火箭、燃烧炉从地面将碘化银等催化剂送入云中,促进云中过冷水冰晶化,从而形成降水。

  “有人把云中的水比喻为水库中的水,闸门开启得小,流出的水量就小。人工增雨就是要让水库的闸门开大一点,让水多流出来一些,增加云的降水效率,从而提高对空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张玲说。

  人工增雨科研古田起步

  我省人工增雨科研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1975年至1986年,作为当时国家气象局重点课题,古田水库流域“人工降雨效果及其检验方法研究”随机试验项目,由省气象局、南京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从统计检验和物理检验两方面,展开科研合作攻关。1989年,该项目获国家气象局科技进步二等奖,研究成果迄今仍被国内人工影响天气科研和业务广泛引用。

  每年,根据县政府或相关部门的要求,古田气象部门组织实施全县人工增雨作业。如2011年和2012年,全县共实施人工增雨作业11次,实现增雨128.2毫米,为当地的水力发电、食用菌生产、水果种植等提供了必要的气象技术支撑。

  去年,省政府下发文件,特别指出要发挥领先优势,以古田为科学试验基地,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评估研究。

  重塑人工影响天气品牌

  据古田县有关领导介绍,该县将以建设中国人工影响天气效益评估古田基地为主线,积极打造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实验基地,重塑古田人工影响天气的品牌。

  今年4月18日,古田县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指挥部成立,基地选址和随机人工增雨作业试验同步开展。6月,古田水库流域人工增雨效果检验基地项目建议书出炉。

  据悉,基地将继续实施蓄水型水库人工增雨作业,把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形成科学研究—提高生产力—促进科学研究的良性循环,逐步改变古田地区平均每3年就有一年小旱,每年冰雹造成的损失就达1000万元的局面。

  我省气象专家表示,闽东南沿海地区人口集中,经济较发达且增速快,但人均水资源量只有1000多立方米,约为全省平均值的三分之一,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水资源日趋紧张。在此背景下,依托古田人工影响天气基地的建设,对解决闽东南沿海地区日益突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构筑全省水资源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观点

  人工增雨应该常态化

  气象专家表示,解决干旱问题,人工增雨是一个有效途径。但着眼于减灾救灾的临时人工增雨,只能缓解旱情,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几无作用。人工增雨如实现常态化,则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水库储量和河流水量,保护河流源头和水库上游的植被,减少水土流失。

  如何实现常态化?首先,要建立专职队伍。由专业人员观测气象,只要条件允许,就实施增雨作业。如浙江宁波早在几年前就已实施人工增雨常态化、日常化,从现有情况看,人工增雨不但缓解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问题,还对生态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

  其次,应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把降水储存好、用好。人工增雨通常能够增加降水20%-40%,而缺水少雨地区的地质状况往往无法保存降水。通过建造、改造一批水库、河道,能很好地保存、利用降水。(记者 王国萍 通讯员 李国镔 杜新华)

【编辑:张志刚】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