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江苏“烧烤模式”再度启动 期待更多热心肠(图)

2013年08月06日 13:29 来源:新华日报 参与互动(0)
江苏“烧烤模式”再度启动期待更多热心肠(图)
图为市民在南京西安门古城门内避暑纳凉。 实习生 吴 双 本报记者 郎从柳摄

  热浪昨起再度升腾 席卷全省大部地区

  高“烤”下,期待更多热心肠

  经历了短暂停歇后,江苏“烧烤模式”再度启动。昨日,南京、苏州等10城市最高气温突破35℃高温线。省气象台预报,未来几天全省再掀热浪,其中苏南地区将达到37℃-38℃,其他地区也在36℃左右。高温炙烤,成为老天给出的一道特殊考题,而人们之间的温情关爱却传递着丝丝清凉。

  爱心传递,演绎“盛夏有情天”

  昨日下午2点,无锡繁华的崇安寺商业街入口处,两把大遮阳伞下坐满了歇脚的人。63岁的顾绣娣刚坐下,立马有志愿者送上橙汁,惊喜的老人由衷地感叹“我算摊上好事了”。

  崇安寺服务点,是无锡中山路上今夏新设的6个“城市文明加油站”之一。“今年天气格外热,中山路沿线有6个商家设立了‘加油站’,97个商家设立了‘便民饮水点’,为路人、环卫工人和交警提供防暑便利。”无锡市中山路商业街管理中心负责人倪守勤介绍说,“加油站”不仅免费供应茶水,还提供点心、医药箱、针线包、手机充电等便民服务,仅崇安寺一个点,每天就要为过路市民免费提供50扎饮料、服务人数超过500人。

  由己及人,量力而为,回馈社会,高温下一幕幕充满温情的爱心传递,连同骄阳融入江苏人对这个夏天的记忆——

  在南京,一商家在街头安置了5台移动式喷雾机,给来来往往的市民带来些许清凉;

  在南通,一位因夫妻吵架产生轻生念头的女子牵动了全城人的心。民警努力营救,众网友爱心接力,终于把她拉了回来。

  高温无情人有情,一桩桩爱心义举折射社会的良知和对劳动者的尊重、关爱,令人欣慰。

  “情绪中暑”,理解是防治良药

  “这车怎么才来?我都等了20多分钟了!”镇江公交28路车在谏壁镇西站停下,一位女士上车刷完卡,冲着司机郑波发起了火。

  28路没有空调,车内十分闷热。衣服早已湿透了的郑波,默默忍受着女乘客的抱怨,“她只是随口发泄一下罢了,气温高、心里急,难免有些火气,大家相互理解吧。”

  持续高温炙烤,人的情绪似乎也“中了暑”:常州两位车主因为几句气话动起了粗,结果双双受伤进了医院;徐州几位的哥患上了“路躁症”,为了争道互不相让、不断鸣笛,响起不和谐的马路变奏曲。而就连行人,也在高温下频频因为情绪暴躁而发生摩擦。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医生介绍,从医学角度讲,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人就容易出现心烦气躁、好发脾气、思维紊乱等症状,这就是所谓的“情绪中暑”。相关数据显示,正常人中约16%在夏季会发生“情绪中暑”。

  专家表示,缓解情绪中暑,除了注意休息、饮食调节外,最重要的是学会宽容,遇事尽量冷处理。近日在南京、苏州等地的网络论坛上,人们争相传阅各种“消暑短信”:“你为人处事古道热肠,发一个空调。你对生活满腔热忱,送一座冰库。你对朋友热情似火,送上一个清凉的祝福。”“近日高温不退,工作不要太累,白天多吃水果,晚上静心去睡,遇事莫急莫躁,养心护肺宝贵。”温馨幽默的话语,将莫名烦躁一点点化解。

  政府作为,百姓还有更多期待

  下午1时,常州市天宁区科技促进中心工地上一片“静悄悄”。来自安徽的钢筋工李师傅躲在工房里,吹着空调休息。“气温一过35℃,工地就强制停工。只要有人,房间里空调就开着,还有盐水桶,方便我们这些干重活、流汗多的工人补充盐分。”

  常州市住建部门规定,高温期间,施工企业要采取“做两头、歇中间”的作息时间,合理安排工序和工程量。常州市建筑业安全监督站的黄主任告诉记者:“我们每天通过短信和现场督查,提醒施工企业认真执行‘避暑停工’,确保建筑工人的健康安全。”

  高温,是一份特殊“考卷”,检验的是政府管理部门的责任意识和社会保障的整体水平。无锡市人社局劳动关系处负责人介绍,去年出台的新版《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对高温天气下的劳动保护、高温津贴发放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今年我们加强了对高温费发放的督查,确保职工拿得到、拿得足。”

  泰州市救助站则每天派出人员“扫街”,为街头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人员发放人丹、蚊不叮、纯净水、一次性雨披等防暑度夏用品。

  采访中记者发现,面对高温,不同地区、不同单位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差别较大,市民期待政府相关部门能有更多作为。

  针对这两天人们关注的“农民工南京地铁纳凉遭驱赶”一事,许多网友表示,在保证畅通的基础上,对“蹭凉族”不妨多一些宽容。有市民建议,除了开放城市防空洞、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纳凉点,还可以开发、提供更多的公共纳凉服务。比如,要求一些政府机关向过路人或环卫工等劳动者开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放高温假,给独居老人和低保户提供必要的降温设备……“保护人们在高温天气里免受伤害,是政府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一位南京网友说。(记者 敏琦 付奇 孟旭 传虎 晓勇 马薇)

【编辑:张志刚】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