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绝迹臭虫现北京 小旅馆是南京臭虫藏身之地(图)

2013年08月13日 10:44 来源:金陵晚报 参与互动(0)
绝迹臭虫现北京小旅馆是南京臭虫藏身之地(图)

  臭虫卷土重来

  南京也有散在的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活跃的臭虫经过几十年后卷土重来!北京已经有10多人被击伤。昨天,记者从南京市疾控中心获悉,臭虫不单单在北京出现,南京也有散发的。专家提醒,要注意好家里的卫生,别住卫生条件差的小旅馆,小旅馆是南京臭虫藏身之地。

  臭虫:半翅目(Hemiptera)臭虫科(Cimicidae)昆虫,约75种,吸食人和温血动物的血液。体扁宽,长4到5毫米(少於0.2吋),红褐色,翅退化呈鳞状,有臭腺,分泌物有特殊气味。雌虫每个繁殖季节产卵200多个,一年繁殖3代或3代以上。世界性分布,昼伏夜出,吸血后即躲藏不出,所吸血需数天才能消化。成虫能耐饥一年以上。

  相关资料

  臭虫再“现身”,南京也有

  臭虫来了,你知道吗?听到这个消息,“80后”的记者自己在心里琢磨:臭虫是什么东西?据报道,北京已经有10多个家庭遭受臭虫的袭击,无奈之下向疾控部门求助,这些家庭的居民被咬得浑身是包、奇痒难忍,但他们起先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被什么叮咬成这个样子。

  昨天,南京市疾控中心虫媒专家郑一平告诉记者,现在的年轻人对臭虫基本毫无概念,甚至是一些专业人士也不太了解这个虫子。臭虫,是一种远比蚊子更讨厌的吸血虫,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非常猖獗的害虫,对付它有一种特效药:倍硫磷。后来,随着卫生条件的转好,臭虫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至少在城市里,被人们遗忘了很多年。虽然南京没有像北京那样厉害,但在南京,疾控部门也在一些小旅馆发现了臭虫,不过比较少,当然,这也提示,几乎绝迹的臭虫已经“卷土重来”了,之前,郑一平一直是在猜测,不过,北京的臭虫更加证实了自己的猜想。

  一般不会致死,主要骚扰人

  因为比较陌生,大家对它的毒性不是很了解。臭虫主要的危害是什么?“应该是瘙痒难忍吧!”郑一平告诉记者,臭虫毒性不是很大,主要就是吸血,被称为“吸血小虫”,然后让人受不了,所以它被称之为骚扰性害虫。一般不会致命,对于过敏性体质的人,可能会诱发高烧、惊厥等。

  这种虫子只有4-5毫米长、3毫米宽,红褐色,遍体生有短毛,以至于肉眼几乎难以辨认,它们主要藏身在席梦思床垫、床板、墙壁缝隙和天花板等处,昼伏夜出,每次吸血过程长达15分钟。臭虫分为温带臭虫和热带臭虫,南京的臭虫为温带臭虫。臭虫的耐饥能力很强,一般可耐饥六七个月,甚至可长达1年,因此,在长期无人居住的房屋里仍然可有臭虫生存。冬季,它们不出来活动,到了天气变暖就活跃了。

  在非洲,有人被叮得贫血

  在南京,被臭虫咬得瘙痒,最多是出现很多红肿,很多人还没有朝这个方向考虑,多自愈,大家认为,被虫子咬了。专家介绍,臭虫夜晚吸血骚扰,使人不得安眠。由于叮刺时将唾液注入人体,可使皮肤敏感性较高人的局部出现红肿,痛痒难忍。在非洲,有因臭虫大量吸血引起贫血,或诱发心脏病及感冒的报道。它可以传播自然疫源性疾病,比如斑疹伤寒、丝虫病、登革热等。

  虽然臭虫卷土重来,不过,专家认为,此次臭虫的来袭应该掀不起大风浪,市民无需太担心。

  疑惑

  臭虫为何卷土重来?

  不仅是北京,国内多个城市的臭虫活动都在“复苏”,在上海,这两年每逢雨季,每天都有数十人因为被臭虫叮咬而去医院就诊。在国外,从伦敦、悉尼到纽约,臭虫大致都是从21世纪初死灰复燃,短短几年就扩散到了一个惊人的程度。

  郑一平说,臭虫在中国重新进入活跃期,与人群流动频繁和物流发达有关。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避免污染,敌敌畏、DDT等农药从上世纪70年代已在国际范围开始被禁用,因为这些强效农药导致了大量动物灭绝。环保也是有代价的,臭虫的密度由此开始在城市恢复增长。另外,现在异常的气候也造成了害虫增多。

  提醒

  用糖醋蒜头“熏”走臭虫

  怎么避免臭虫的袭击?郑一平说,首先我们要注意搞好环境卫生,防止通过货物运输等途径将臭虫带入,一旦发现要及时消杀。

  在家庭里,如果怀疑臭虫出没,可以在床下放一盘糖醋蒜头,臭虫比较害怕这个味道,闻到这个味道,它们就会举家搬迁。如果被臭虫叮咬后,最主要的是要止痒。千万不要用手挤,可以用纱布或者湿纸巾沾上酒精,用嘴巴吸,把刺进去的臭虫唾液吸出来。如果用手挤,会将一些毒液更快地渗入体内。然后用碱水洗洗,最后用风油精或者芦荟进行涂抹。(记者 李花)

【编辑:张志刚】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