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大学课程高中修,靠不靠谱?

2013年09月10日 13:08 来源:福建日报 参与互动(0)

  高中生学有余力时,“余力”如何施展?厦门市教育局日前下发的《开展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改革工作的通知》提出,将鼓励普通高中开设大学先修课程,让学有余力、具有潜质的高中生提前选修大学学分。

  高中生选修大学课程并获得学分,是很多国家高校的通行做法,在国内也已非新鲜事,厦门双十中学甚至早在2003年和厦门大学就开展了类似的合作。这种探索的初衷,无非是让高中生提前接触大学的教学模式,使优质的大学资源向中学辐射,实现两种教育资源的共享,为高中课改与高考制度摸索出一种新模式。

  政策的出台,表面上似乎只是中学生选修大学课程的小问题,实际上已经触及固有的教育模式和教育课程设置“壁垒”。但中学生选修大学选修课要得到有效开展,有必要将此与大学自主招生改革、大学学分互认结合起来,避免“拔苗助长”以及大学变相“掐尖”、“抢生源”的嫌疑。

  厦门探索高中选修大学课程

  8月28日,厦门市教育局正式下发《开展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改革工作的通知》,提出将在全市开展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改革工作,对不同等级的达标高中要开设的选修课数量进行规定,普通高中要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性的课程,给学生更多自主发展的空间。

  “大学先修课程”就是其中提到要开发开设的选修课程之一,尽管一笔带过,却特别引人关注。

  事实上,高中生选修大学课程的做法,国内起步有段时间了,北京、上海等地都有不少重点中学和大学合作开设过此类课程。少为人知的是,厦门在这方面其实走得更早,早就有一些中学提前进行了类似的试点。

  2003年3月,厦门大学和双十中学就签订了合作协议,双十中学将厦大部分必须课纳入高中课程,由厦门大学陆续派出教师到双十中学开设自然科学等12门选修课,高一、高二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提前选修,并可获得厦大认可的学分。学生考进厦大,可以不用再修这些课程;如果没有进入厦大,厦大则可出具证明给学生就读的高校。

  同样可以选修大学课程的,还有厦大附属科技中学。鉴于跟厦大的特殊关系,科技中学开设的大学先修课模式跟双十中学的有点不同,除在学校开设拓展课程供学生选修外,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直接到厦大参加部分课程学习,获取学分。

  淡化应试色彩还是“揠苗助长”?

  “我感觉自己受益很大。”已从双十中学毕业多年的吴韬如此形容上完先修课的感受。当年参加过“化学与人类”选修课的吴韬认为,高中化学课程比较注重考试内容,很多需要死记硬背,而大学老师上课更加注重培养思考能力。

  “教育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大学与中学的有机联系不应被高考割裂,中学教育不应当完全限定在课程标准规定的范围内。”在谈到开设大学先修课的初衷时,双十中学教务处副主任、特级教师李海北告诉记者,在高中阶段选修大学的课程,让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机会适度超前学习大学课程,听大学老师讲课,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为将来理性选择大学专业奠定基础,反过来,学生通过学习大学课程,也会对现有高中课程有更深更透的理解。

  以前,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再提高的方法主要是学科竞赛,但学科竞赛的学生面窄,功利性也越来越强。因此,教育界普遍认为,要开设一些新的课程,强调实验性与动手实践操作,而为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一些不以应试为目的的大学先修课程,则被认为是一个好的方向。用厦门一中一位语文老师的话说,“教育应该让会飞的孩子飞起来,让能飞的孩子飞得更高,大学先修课程则有效地淡化了目前中学学科教学‘试题为王’的现状”。

  高中选修大学课程尽管被赋予淡化中学教育应试色彩的期望,却未能得到一片叫好声,拍砖者也不少,其中不乏教育者。综合来看,除增加学生负担外,首当其冲的直指“有拔苗助长、急功近利之虞”。

  “问题的关键是,在高考至上的情况下,要是学生没有考上大学,高中时的大学选修课再出色也等于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中老师如是感叹。

  “大学先修课也是选修课,不是必修课,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的,不仅不会加重学生负担,而且会让学生从机械重复的应试训练中解脱出来!”李海北则认为,修或不修这些先修课,和高考本身不应该有直接的关联,这样学生选修时更能体现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而不需要被种种功利的设想或误会所绑架。但他也建议,从学科整体的高度来看,应该允许学生用大学课程的知识与方法理解或解决高中课程的问题,特别在高考评卷时应予以认可。

  防止高校变相“掐尖”

  高中生修大学课程,在美国叫AP课程,很多国家都有类似做法。目前,已有40多个国家的近3600所大学承认AP学分为其入学参考标准,并可抵掉大学学分,其中包括哈佛、牛津、剑桥等世界名牌大学。

  “国外经验证明,大学先修课程可以较好地解决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脱钩的问题。”李海北说,但在国内,大学先修课程都是由个别大学和个别高中之间合作进行,而目前各高校间互不承认学分,学生在高中所修的学分只有在考进这所大学时才有“意义”。因此,高校向高中生开放课程并承认学分,被质疑是一种变相的“掐尖”。

  不仅如此,国外高中开设的大学先修课程,基本上是大学一年级学生需要选修的基础课,修得的学分等于免除了大学选修这些课程所要花费的时间,学生可以在大学一年级就直接选修较高程度的课程。而在国内,高中选修的大学学分不多,对今后学生进入大学后的学业压力影响不大。李海北说,基于这两点,选修课对高中生的吸引力并不大,双十中学也因此一度中断了大学先修课,而改换成邀请大学老师到学校专门开设讲座。

  教育界人士表示,要使高中生选修大学选修课能够有效开展,有必要与大学自主招生改革、大学学分互认结合起来。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教授认为,首先要解决好大学学分互认这个瓶颈问题,再来谈论高中生选修大学的课程。在他看来,高中选修大学课程的学分,应尽可能被所有自主招生高校学校认可作为申请的材料之一,并可在大学免修相应学分,“实现这一过程,不是由政府发文命令,而是由大学行业组织推进,设定课程标准,由大学自主认可”。

  李海北也认可这一点,“人为设定的壁垒越少越好”。他建议,中学选修大学课程,就是建立灵活的学习机制,实现教育资源的高度开放,扩大受教育者的学习选择权,应由所有高校统筹设定一批共有的大学先修课程,供各个中学选择,修得的学分所有高校都认可,“比如确定二三十门选修课程,每个中学可以从中选择四五门来让学生选修”。此外,他还认为,应该解决大学先修课程的师资问题,可以高校和中学相结合,高中学校也应建立一支能够具备教授大学课程能力、能够适应大学课程教学方式的师资队伍。

【编辑:张志刚】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