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张家口14年建百万亩林场守卫京津 护林员积劳成疾

2013年11月22日 22: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张家口11月22日电(谭地 宋锦丰 吴洁)“回首望那片浩瀚林海,感觉很自豪。”张家口市国有林场管理处处长王平22日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说,张家口用14年的时间建成了百万亩林场,其释放的氧气量可以“养活”一半的北京人。

  河北张家口市坝头沿线,东起沽源南滩,西至尚义大青山,绵延255公里,南北纵跨33公里,方圆1500公里,平均海拔达到1600米,是首都的北大门,被称为“京北第一屏障”。据王平介绍,张家口市塞北林场项目于1999年6月正式启动,工程建设总规划198万亩,截至目前,共完成人工造林128万亩,其中成林55万亩封山育林35万亩。

  王平称,从1999年开始实施植树造林项目的时候,张家口山上没有一棵树,风沙漫天,沙子打到脸上生疼,他们用14年的时间,让昔日“光秃秃“的坝头沿线有了生机,彻底告别了“一年四季风沙跑,荒山秃岭不长草”的时代。

  王平介绍说,14年的努力,培养了55万亩成林,每年的蓄积量达到260万平方米,可释放氧气475万吨,“等于养了一半北京人啊”。王平说,由于塞北林场区域位置处在内蒙古高原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大多在深山老岭,落差大,山高坡陡,沟壑纵横,生态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造林很难;另外,张家口林场属于农牧结合区,过度放牧对植被造成很大的破坏,导致幼林成活率低,这对植树造林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为了克服困难,每年过了正月十五,王平就率领技术人员深入大山,开始规划设计造林。大地解冻后,林场的大部分工作人员都在大山脚下搭帐篷,或与施工队同吃同住监测树苗。

  “盯着树苗一会儿也离不开人。”王平说,他们需要给工人们提供技术支持,同时监督人工造林的工程,长年累月坚守在大山深处。

  谈到植树的困难,张家口市国有林场生产科科长邱贵福说,冒着大雨、踩着积雪登山植树都是家常便饭,但是他们喜欢雨雪天气,因为只有充足的水分才能让树木有较高的成活率,对森林防火也有很大的帮助。

  邱贵福说,他每次上山检查树苗就是一整天,饿了就啃方便面,就着大风喝凉水,常年工作在阴冷潮湿的树林里,积劳成疾,几乎每个像他一样的工作人员都有风湿的毛病。他说,虽然又苦又累,但是看到山上成片的林海,“感觉一切都值得了。”

  王平告诉记者,每年开春就是植树的季节,夏季靠天帮忙,雨水一到立即冒雨上山栽树,成活率可达90%。经过14年的不懈努力,让张家口由风沙加速区变成了风沙缓速区,树木阻挡了从内蒙吹来的风沙,成为了京津地区的绿色屏障。

  王平说,营林造林管护是大事,“三分造,七分管”,塞北林场这14年之所以一年比一年壮大,关键在于后期严格的管护措施和标准化的管护模式。

  王平自豪地对记者说,现在国家讲究发展绿色GDP,人们生活的空气好了,幸福指数提高了,“我比北京人生活得还幸福”。(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