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走近苏州万家外企里的“红色方队”:有为才有位

2013年12月26日 16: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苏州12月26日电 (周建琳)在外企开展党建工作,历来是公认的难题。然而,在苏州这个难点如今却成了亮点。截至目前,苏州市共在外商投资企业中建立党组织4664个,覆盖企业9925家。

  如何让“洋老板”接受并支持党建?苏州有何秘诀?带着问题,连日来,记者深入外企采访,在“蓝色文化”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从“不认可”到“最大财富”

  寒冷的冬日,来到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三星半导体,大门口那抹“红色”倍添温暖。

  走进三星公司,“红色文化”扑面而来:扩大“红色部门”、夯实“红色堡垒”、建强“红色先峰”、激发“红色浪潮”……

  “我们曾经可是‘地下党’”,回忆往昔,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成春总爱如此表述。

  1998年,苏州工业园区第一家外企党支部——三星半导体党支部成立了。但当时的总经理朴在旭撂下一句话:“成立党支部可以,不要让我知道。”

  资方“不支持、不信任、不认可”的态度,给党建工作的开局以巨大的压力,也激起了李成春和公司十几名党员的群体共识:“一定要把公司党的工作做出名堂,做出地位”。

  2007年6月,是三星半导体党建工作的新起点,党员数增至144名,公司成立党委,设立3个党支部。党委成立仪式韩方总经理全程参加。

  三星(中国)社长朴根熙高度评价公司党委的工作建树,批示中国大陆所有三星旗下企业学习苏州三星半导体党建模式。李成春本人也因为以党建引领企业和谐发展的卓越业绩被韩方任命为三星旗下企业唯一的中方副总经理,成为三星集团推动本土化战略的典型案例。

  同样,在苏州高新区,苏州西门子公司,每次开会,德籍总经理都要表扬公司的共产党员。

  近年来,苏州西门子公司党委创新打造“四个融入”党建工作法,走出了一条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成功之路,取得了资方和职工“双满意”的实效。

  危机中的“红色”动力

  2008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不少在华外资企业纷纷缩减规模、裁员减薪,一些公司甚至走向停产、倒闭。

  在这样的颓势之下,却是“红色”力量发挥作用的时刻。李成春告诉记者,在危机时刻,广大党员牵头成立技术攻关小组,自发开展技术革新活动,有效提高了设备运转效率,还为公司节能降耗提出了不少合理化建议,得到了外方投资者的充分肯定。

  “2010年,公司也面临着巨大的订单压力,在人员、设备都很紧张的情况下,第一、第二制造部两位女部长兼党支部书记,带领6位党员车间主任,率领全体员工挖掘潜力,使产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直到今天,周新民都忍不住要翘起大拇指表扬这两位女将。

  在苏州西门子公司曾当了12年党委书记的周新民接受采访时坦言:外企党建“有为才能有位”。

  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周书记,重新布置党员服务中心的事搞得我晕头转向,你赶紧来帮我参谋参谋。”一见到周新民,苏州福田金属有限公司的党支部书记秦滢就像找到了主心骨。

  “你们办公场地紧张,所以服务中心功能场所要考虑能够综合利用,另外,场地内的党建内容、标识设计,一定要与企业氛围融合,不一定是党旗党徽红通通一片,只要包含党建LOGO即可。”周新民在企业办公区转一圈,向秦滢建议。

  2012年,周新民从西门子光荣退休。现在的身份是“周新民党建工作室”负责人。“‘传经验、带队伍’和‘强服务、聚合力’。”周新民说这是工作室的两大任务。

  “我现在的许多经验就是师傅教的”。沈敏华,这位由员工海选出来的苏州西门子公司新任党委书记,曾经是个技术骨干。她坦言“这项工作很有意义,但压力不小”。

  2012年7月,苏州市启动千名基层党组织书记“红色接力”行动。目前,来自苏州范围内的146位外商投资企业老书记已顺利结对292位新书记。

  “唯有创新才能保持不竭的生命力。”充满激情的李成春又开始新的探索。

  今年4月,三星公司设立第五支部,党员公推直选产生支部班子;今年5月末,公司党建微博粉丝达到了5500名,微博管理负责人表示,要把这个微博做成公司的形象大使,员工的知心驿站……

  如今,在苏州万家外企中,一个个党建品牌,组成一个个红色方阵。苏州已探索出了一条值得各地借鉴的外企党建新路子。

  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李成春他们还在不停地寻找能与年轻白领、老外对话的“语言”,因为这是开展外企党建工作最有力的“破冰利器”。(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