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新生代农民工“泡面”婚姻:相亲数百次 闪婚半年闪离(2) 查看下一页

2014年02月13日 09:13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缩小的婚嫁圈

  陈欣的经历,在李德看来,并不意外。

  李德是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的副教授、社会学博士后,在2010年做博士论文时,他已将眼光投向这个课题——新生代农民工的婚姻。

  最初引起李德兴趣的,也是陈欣、与新闻里那个女孩都遇到的问题,为什么一定要回家乡找伴侣?

  李德还记得,10多年前的2002年春节,在北京打工的弟弟与一个安徽女孩结婚的事,两家相距300多公里,类似的状况当年全村还有好几个。

  但近几年,村里春节回家探亲时的“闪婚潮”开始了。每逢春节的十多天,附近村庄适婚青年男女,在父母及亲戚的撮合下见面、下彩礼、订婚,并约来年办婚礼时间,一直热热闹闹。

  这似乎有点违背常理。按理说,社会发展了,外出多了,流动也方便,现代青年农民工本应视野更广、交友圈更大,无形中自由恋爱、异地婚姻的状况应更多。

  但真在实地做田野调查后,李德发现,结果完全迥异。

  中国传统农村的通婚距离一贯很近。曾有学者对新中国成立前250年间北方农村嫁娶地域做调查,发现近半数户主婚前与其配偶两家相距里数在3里—10里之内,绝大多数户主通婚距离在1里—20里之内。

  随着改革开放,第一代农民工开始外出打工,农民工的婚嫁圈开始发生变化。一份对河南农村5个不同地方的调查显示,改革开放前,河南省农村居民嫁娶位置以 “同村”、“同乡不同村”、“同县不同乡”为主,这三种比例自1949年至1978年的平均比例之和为95.86%。但到了2000年前后,这一项目的数据下降到82.89%,而“异省异县”的比例上升到16.69%,而且出现了“异国”婚姻。

  在李德定点调研的河南省L村,村里第一个异省结婚的女孩小李,1990年小学毕业后便去北京打工,认识了来自山西绛县的小孟,两人最终在1998年举行了婚礼,并在L村相邻的县城郊区买了宅基地,盖房生子。

  但在近两年,情况又发生了变化。

  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后的新生代农民工,“接受了许多新观念、新思维,有对城市生活的向往,但现实却更不一样”。

  李德曾对335名打工的新生代农民工做了问卷调查与当面访谈。“坐在他们对面,常常觉得矛盾、出离。他们会说爱情、说自由、说责任,但从调查问卷结果看,他们的性观念更开放,对异地婚恋的期待反而越来越少。”

  惯常的原因,“他们在城市里的自由恋爱,往往会遭到来自双方父母的反对。”即使父母不反对,对日后去哪里落脚的想法,也和之前的农民工们不一样了。加上,女方父母多会提出至少在当地县城买房的要求……久而久之,在城市恋爱、回老家结婚,成了越来越多青年农民工的现实选择。

  “与人们的设想恰恰相反,当下越来越多农村青年的婚嫁距离,在缩小,内圈化了。”

  在L村访谈时,除了客观交通条件限制,李德得到了村民给出的3条现实理由:两家距离近,方便相互帮助、照应,特别是农忙季节、盖房子等大事;住得近,可以多走动,拥有一份亲切感,也可增强感情;女方嫁得近,还可以在生气时,很快得到家人的帮助,不受欺负。

  而在城市工厂里的调研,女工给出的理由,主要是觉得与同一个地方的人结婚会有共同经历和语言;嫁人嫁得不远,父母可以放心;同村人结婚可以更了解对方。

  不论是在家乡,还是在城市,几乎没有人赞同异县异省婚姻。

  李德分析其背后更深层的原因,一是80后因计划生育的施行,农村家庭子女开始减少,父母对孩子的依赖度增大;二是现阶段我国农村养老体系、水平的缺陷,使养儿防老、养女防老的观念依然浓重。

  一条条“不得不”的原因,加之外出打工少回家的现实,让媒人、相亲、闪婚“不得不”又热了起来。

  只是,这样真的好吗?

【编辑:张志刚】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