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社会观察:算算“单独二孩”的社会账

2014年02月26日 09:30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单独二孩政策的逐步放开,会满足许多家庭多年来的愿望。 南方日报记者 王良珏 摄

  对于“单独二孩”的期盼,全国各地几乎都一样。近日相关政策已于浙江、江西、安徽3省落地,并且国内已经有9省市通过备案程序。具体到广东省,卫生和计生委主任陈元胜在广东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披露,广东最快年内落实“单独两孩”政策。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如果放开“单独二孩”,多数符合条件的家庭会选择再生一个孩子,尽管经过专家预测清远因此政策的新生儿数量年增加不到一万,对医疗、住房需求等不会形成太大的压力,但教育资源却会产生结构性的局部紧缺。放开“单独二孩”对个人和社会究竟会有怎样的影响,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

  育儿账

  多一个孩子,至少多花30万

  如果要生第二个孩子,很多家庭不得不面对急剧增加的开销,这也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如果再要一个孩子,现在奶粉啊、婴幼儿服装啊价格都比较高,即使往低的算一个月最少要一千五。”黄先生告诉记者。

  如果夫妻两人都外出工作没人带孩子,请一个保姆也是不小的开销,而如果要请一个“奶妈”,每月5000元左右的工资清远一般的家庭很难负担得起。据黄先生介绍,目前清远市场上请一个保姆的价格在1800-2500元每月,而且“现在保姆也很难请到,我们家之前的保姆过年回家了”,由于清远不同于一线城市,“没听说过哪个中介给保姆进行培训的,都是直接上岗”,黄先生现在也在烦恼怎么再去找一个合适的保姆。

  而市民张小姐则对是否生育第二个孩子算了一笔账:产检和手术费用大概7000元左右;奶粉、尿布、辅食等每个月1000元,3年则30000元左右;幼儿园学费、伙食费、课本费等每月1800元,3年则将近7万;小学、初中、高中的书本费、伙食费、生活费等平均每月800元,12年则为12万左右;大学学费、住宿费、生活费、购买电子产品等平均每个月1500元,4年共75000元左右。这样算下来,从怀孕到孩子大学毕业,父母需要花费大约30万左右。

  她表示,“刚刚那笔账还是按‘穷养’标准计算的,如果‘富养’就更多了。”

  彭先生虽然参加工作的时间不是太长,经济也不是很宽裕,但他表示“虽然养孩子会有压力,但我肯定还要生第二个”。

  “我父亲养了三个孩子,我即使辛苦一些又能怎么样?虽然养孩子的成本比较高,但我们的收入也在增加。虽然我第一个孩子今年8月就要出生了,我已经感觉到身上的担子,但我对未来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而在孩子的教育费用方面,彭先生表示,“现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对家庭来说孩子小学中学基本上没有太大的负担,等他上到大学的时候对家庭的压力才算大点。

  虽然政策会放宽,但他还要努力工作,“让钱包也放宽才敢要第二个孩子,预计会是在五年内吧”,彭先生告诉记者。

  房产账

  四房户型将会更受欢迎

  符合“单独二孩”条件的家庭多数居住在城镇,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清远地产从业人员普遍认为该政策会对清远房产销售有正面影响。

  “这个问题我们一直在关注,也私下里跟一些同行讨论过,我们公司应该会在近期开始这方面的调研”。某房产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个人认为,这个政策如果在清远实施,可能市民买房的热点会有所变化,从一家三口变为一家四口后,四房的户型会更受关注,房地产公司在建房计划方面可能会增加这种户型。”该负责人分析道。

  但该负责人表示,即使“单独二孩”政策真的在清远执行了,最主要的制约因素还是市民的收入,买房子的主体是年轻人,即使想要两个孩子,可能不少人第一套房子还会选择小户型,一步到位买较大的户型对于他们的经济收入来说还是有一定困难。

  而针对“单独二孩”政策,该公司暂时还没有采取应对措施,毕竟“如果有调整还是要建立在细致的调查和研究上才能做出,拿数据说话才准确”。

  而从业多年的林先生则告诉记者,开放“单独二孩”虽然对清远房地产市场有利好但效果估计不会特别明显,短期内对清远房地产市场的拉动没有太大效果。目前集团也在观望,研究部门暂时还没有开始这方面的调研,包括清远在内的各个市的营销部门在推广上也没有针对此政策采取新的措施。

  教育账

  优质教育资源将会更加稀缺

  如果“单独两孩”政策落地清远,每年清远因此增多少新生儿呢?市政协委员邹锡恒认为数量并不会太大,甚至不到万人。

  “清远符合条件的家庭并不是太多,由于在这边农村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占比并不多,所以符合政策的家庭主要还是城镇家庭,而清远农村户籍人口数量则占多数。”邹锡恒告诉记者。

  邹锡恒判断,该政策实施后短期内还不会对形成太大的冲击,但会产生资源的结构性相对短缺,尤其是在教育上。

  “目前教育资源在城市和农村并不均等。优质学位和普通学位之间有较大差距。而因此政策增加的新生儿主要集中在城镇,父母对孩子教育和医疗等各方面的要求相对较高,所以可能产生结构性的短缺。”邹锡恒说,“他们会努力送孩子到新北江等教学质量较好的学校,再加上城镇化,这就产生一些地方教育资源的结构性过剩和另外一些地方的短缺”。

  邹锡恒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教育的均等化,也就是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刘阳 策划:程君)

【编辑:张志刚】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