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河南外出务工比例三连降 家门口就业呈增势

2014年02月27日 18: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郑州2月27日电(刘鹏)河南省统计局27日对外通报称,2012年至2014年三年间,河南省农村务工人员外出务工比例呈连续下降趋势。而近年来河南省产业就业支撑能力的进一步增强,则是促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速向本地回流的主要因素。

  河南省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27日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河南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选择到省外务工的比例2012年为47.4%,2013年下降至43.6%,2014年进一步下降至39.0%,下降幅度由2013年的3.8个百分点增加至4.6个百分点;与此相对应,选择在本地(本县、本市)务工的比例从2012年的24.2%上升到2013年的30.3%,2014年进一步上升至38.1%。

  河南省统计局在2014年春节后对数千户农村家庭的调查显示,该省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中,24.8%进入省内产业集聚区就业。对产业集聚区务工人员的调查显示:该省产业集聚区企业务工人员中85.3%来自本地(本县、本市),这其中来自本县(市)的比例为57.3%;有省外务工经历的务工人员(省外回流务工人员)比例为28.9%。而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则在产业集聚区实现“家门口就业”,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工在城乡之间钟摆式流动带来的社会矛盾和风险。

  与此同时,河南省统计局也对各产业集聚区内省外回流的务工人员的回流原因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回流务工人员选择回到本省产业集聚区就业的主要原因是:离家近、照顾家人方便,产业集聚区有适合自己的工种/岗位,外面生活成本高、挣不住钱等。而产业集聚区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产业和人口在空间布局上的合理集中,解决了农民离乡务工所带来的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社会问题,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近年来,河南省围绕提升“四集一转”发展水平,完善产业配套,壮大产业集群,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成效显著,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农民转移就业的重要载体、省外务工人员加速回流的主要归宿。调查显示,有近四分之一进入省内产业集聚区就业。省内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中,60%以上的务工人员已经或打算在城镇买房/安家,必将推进城镇化建设步伐。产业集聚区的加快发展为农业转移人口“进得来”提供了重要载体和发展空间,有力推动了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这说明河南省委省政府大力发展产业集聚区的决策部署是正确有效的,是符合河南发展实际的。

  河南省统计局认为,实现稳定就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第一步,使已经“进得来”的农村务工人员“落得住”才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目标。调查表明,产业集聚区务工人员在城镇买房(安家)的比例只有一成半,在城镇买房(安家)的农村家庭不足一成,未来三年不打算在城镇买房(落户)的农村家庭接近七成。说明产业集聚区和城镇配套服务尚不能满足大多数农村务工人员落户的需要,促进常住人口市民化任重道远。解决农村转移人口“落得住”,首先,应加快产业集聚区内服务业发展力度,改变部分产业集聚区只重视生产配套,忽视餐饮、购物、娱乐等生活配套设施的现状;其次,要稳步推进城镇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重点在于解决好农村务工人员对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需求,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互融共进,从而解决进城农民工长期处于半市民化、两栖状态的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现代化成果。(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