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一项研究显示:75%以上的化疗药会导致恶心、呕吐

2014年04月08日 08:03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新版中国《肿瘤治疗相关呕吐防治指南》发布,“三联方案”被推荐为化疗止吐的一线治疗方案

  癌症已成为我国第二大致死疾病,而对许多接受化疗的患者来说,恶心、呕吐如梦魇般相随。在日前举行的2014年《肿瘤治疗相关呕吐防治指南》发布会上,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协作中心主委、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所长吴一龙教授表示:“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是最常见的化疗不良反应,可能导致代谢紊乱、机体功能受损、营养不良、创口愈合延迟,甚至使患者拒绝进一步化疗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抗肿瘤治疗效果。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一个亟待满足的医学需求。”他表示,新版《肿瘤治疗相关呕吐防治指南》推荐把“三联方案”——5-HT3受体拮抗剂、阿瑞匹坦联用地塞米松,作为目前化疗止吐的一线治疗方案,从中枢和肠胃“双通路”入手,全面解决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问题,可让患者安心治疗。

  75%以上的化疗药会导致恶心、呕吐

  “世界上有一类恶心呕吐令人欣喜,那是怀孕的妻子告诉丈夫有喜了;也有一种恶心呕吐令人绝望,那是肿瘤化疗引起的,需要医务人员高度重视。”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副院长、肿瘤内科主任潘宏铭教授在会上说。化疗是许多癌症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然而,伴随化疗的,是脱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研究结果显示,75%以上的化疗药物会导致恶心、呕吐,而化疗带给患者的痛苦常常会使他们对继续治疗望而却步,有的甚至因此丧失了生活的信心,放弃了治疗的机会。

  化疗防呕吐以预防为主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徐瑞华教授强调:“对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其重要性不亚于化疗方案本身。”他形象地解释,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简称CINV),由两条关键通路调控——一个是人的中枢(大脑)通路,另一个是外周(肠胃)通路。急性CINV是指在化疗0~24小时内发生的反应,主要由外周(肠胃)通路掌管;迟发性CINV发生在化疗后24~120小时内,主要由中枢通路掌管。

  潘宏铭介绍,化疗所导致的恶心呕吐的治疗主要原则是以预防为主,也就是说在抗肿瘤治疗开始前,对于每一个患者都要进行充分的恶心呕吐风险等级的评估,从而制定一个个体化的恶心呕吐的防止方案,在化疗前就要给予预防性的止呕治疗。对于接受高度和中度致呕风险药物进行化疗的患者,最后一次化疗药物使用之后的2~3天内也要引起高度重视,因为后面有一个迟发性的恶心呕吐,有时候迟发性的恶心呕吐比急性的恶心呕吐还要厉害。

  良好饮食习惯也可帮助防吐

  在目前的临床治疗中,虽然有很多药物可以抑制急性呕吐反应,但仍需要可以有效作用于中枢通路的药物,控制迟发性的恶心呕吐。徐瑞华介绍,高度选择性的NK-1受体拮抗剂,可以穿过血脑屏障,高选择性、高亲和性地占领大脑中的NK-1受体,从而在中枢层面抑制CINV的根源。它可以用于预防高度致吐性抗肿瘤化疗的初次和重复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急性和迟发性恶心和呕吐。

  吴一龙介绍,作为预防高致吐性抗肿瘤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一线用药和推荐用药,阿瑞匹坦得到了《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络临床应用指南》(NCCN)等欧美权威指南的一致推荐。此次发布的2014年《肿瘤治疗相关呕吐防治指南》明确推荐,使用5-HT3受体拮抗剂、地塞米松和阿瑞匹坦三药联合方案,可有效预防高度催吐性化疗方案引起的恶心和呕吐。

  另外,良好的生活方式也能缓解恶心呕吐,比如少吃多餐、选择健康有益的食物、控制食量、不吃冰冷或过热的食物等。(记者冯冯)

【编辑:张志刚】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