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走进未成年犯管教所:10岁男孩溺死男童当“好玩”

2014年04月21日 16:18 来源:东南网 参与互动(0)
走进未成年犯管教所:10岁男孩溺死男童当“好玩”
关押在未管所里的问题少年
关押在少管所四个月的感言,让不少管教的民警都感动了

  4月12日,广西18岁女孩小雅在福州一家网吧厕所产子后,怕被别人发现,亲手捂死孩子的消息让人唏嘘不已。

  这起事件,让人关注女孩背后的成长轨迹:父亲终日酗酒,母亲忙于生意,一个不管一个只会骂她。

  为了逃避这个压抑的家庭,她读完初中后便辍学沉迷网游。之后,早恋分手,生子男友不认,于是她将自己的孩子捂死,直到民警来,才知道自己犯罪了。更令人震惊的是,事后小雅父母不想管不愿探望的冷漠。

  小雅之所以走到今天,她父母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未成年人如何走上犯罪道路,成长心理路程亟需关注。

  近日,记者走进福建省未成年犯管教所(以下简称未管所),探寻这些犯罪少年的成长轨迹。

  文身少年带队抢劫勒索

  这所少管所位于闽侯县,早上的阳光洒在蓝色高墙建筑,穿过高墙,气氛却突然凝结起来,因为这里住着的都是一些未成年人,不同于其他孩子,他们都曾经不懂事地触犯了法律。操场上空无一人,所有的未成年犯都在教室上课,或者在车间学习劳动技艺。

  16岁的少年王奇,身高175cm左右、两颊长了些青春痘,笑容干净,神情羞涩。管教民警形容他是个开朗、爱笑的人。可就是这样一个乐天的少年,记录在案的犯罪事实便有十几次之多,涉及盗窃、敲诈勒索……

  2年前,年仅14岁的他,初尝偷窃得手的快感后,一发不可收拾,半年时间就从小弟混成老大,带领着比他还年长的手下们四处作案,次数多得连自己都记不清。发展到后期,甚至使用刀具、棍棒对反抗的受害人施加伤害。

  他来自湖南,是家中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妹妹。由于不爱学习,他读完初一便办了休学手续,父母忙于打工无暇顾及他,便将他送到舅舅在泉州开设的工厂学手艺。“我做不来,就每天出去玩。”于是,王奇结识了一批在社会上游荡的青年,这些人的年龄从十几岁到二十几岁,而“老大”才19岁。他跟着这些哥们学会了泡吧、抽烟、打架。他觉得自己像电视电影里那些古惑仔一样威风。可混是需要花钱的。这时,“兄弟”们就教唆王奇跟他们一起去偷车卖钱。“第一次(作案)很害怕,后来觉得很刺激”,王奇说,这种“成就感”驱使他一再作案。

  他的斑斑劣迹很快传到他舅舅和父亲耳朵里,家人轮番给他上“政治课”,但王奇总是听不进去。没有办法,他父母便送他去广东,希望他重回校园读书。可那些“兄弟”不知从哪儿得到他在广东的电话号码,又打电话鼓动他回泉州,王奇没能禁受住诱惑。但这一次他收了4个“学艺”的小弟,自称“老大”,手下最大的18岁。“因为我,家里(新)年都没有过好。”他眼泛泪光。

  2013年2月,王奇和父母吵架后不想回家过年,在泉州逗留作案,被公安机关抓获。这次没能幸运逃脱的王奇终于认识到违法需要付出多么惨痛的代价,他感受到从未有的恐惧和后悔。

  当记者问他还想不想回学校读书时,王奇有些落寞地答道“我身上的文身就(让我)回不去了”,他听人说洗文身很痛,不敢洗。经过教育他已经学会理解父母,一心想好好表现,争取早日回家。

  男孩缺乏父母关心开始抢劫

  16岁的林健在进行沙盘心理治疗(用人或物的缩微模型,在沙盘内做出一个场景,来进行心理治疗与心理辅导的一种方法)时,引起了未管所林警官的注意。

  他把沙盘的沙分开堆在了两个角落,在一个沙堆的小岛上,放了一间茅草屋的模型,一个小男孩和一只小狗相依为命。岛对面是高楼林立的城市,有各种摩天大楼、车辆,岛上的小男孩想过去,但一大片水域阻在了中间,水里有巨大凶猛的动物,没有船就到不了对岸。

  林警官从他摆的沙盘中看到这个男孩内心的孤单感,通过了解他得知,这名少年来自重庆,从他记事起父母就不在身边,都在外地打工,极少见面。14岁时,爷爷生了一场大病去世,父母才将他接到广州。可父母依旧每天忙碌,他们说话的时间少之又少,渐渐少年就把自己封闭了起来,将感情寄托在外面认识的兄弟身上。

  后来他因抢劫被抓,刚进未管所的时候,林健很消极,从不主动和别人说话,父母来探望他时,三人也几乎相对无言。

  林警官不停找他聊天,教他在沙盘里摆上桥的模型(桥在沙盘游戏中代表沟通),通过各种方式转变他。现在他已经会主动和前来探望他的父母诉说他在未管所里面的事。

  两兄弟欺负邻家小孩致死

  未管所曾经收容过一对因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11岁双胞胎男生赵子军和赵子云。

  小学三年级时,他们随打工的父母从贵州老家到晋江生活,由于转学手续还没办妥,兄弟俩成天四处玩耍。而他们父母每天忙于干活,也没时间管他们。

  双胞胎的住处附近有个年长些的男孩总来欺负他们。两兄弟气不过,知道那男孩有个与他们同龄的弟弟,就想到“以牙还牙”,把哥哥那儿受的气报复到弟弟身上。

  一天上午,他俩以摘苹果为由将对方的弟弟骗到村子一处废旧的积水石窟处。先打了那个男孩一顿,又抓着他的头发按进石窟积水潭中,用石头砸他的脑袋,并反复把他从水里捞起来,再按下去。最终导致对方溺水死亡。

  当时,他们俩不过10岁,还不知道杀人的概念,民警问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时,他们的回答是“他哥哥欺负我们”“好玩”……

  管教民警说,这些孩子年龄虽小,手段却不亚于成年人,他们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有的还是文盲,不懂法,不少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

  “其实很多孩子本性并不坏,就是缺乏良好的家庭、学校教育。”未管所的民警说。

  探因

  家庭学校教育脱轨容易引发犯罪

  为了改造好这些孩子,管教民警尽量从情感上下工夫,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对于那些已为人父的管教民警来说,他们与这些孩子朝夕相处的时间比与自己孩子相处的时间还长,他们甚至能从背后一眼认出穿着统一囚服、剃着光头的孩子是谁。

  “导致他们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张警官说,家庭不健全、来自农村、文化低有辍学的经历是未管所里大部分少年犯的共同点。

  很多未成年犯的父母没有固定的职业,没有精力管教孩子;一些家庭经济条件极差、离异,无力抚养孩子或家庭功能残缺,影响了儿童心理健康的正常发展。导致小孩过早脱离学校教育,在社会上游玩晃荡,极易接触不良行为的人,受其引诱走向犯罪道路。

  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简单粗暴,信奉“棍棒”效力,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小孩从小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外界的不良诱因便有了可乘之机。

  另一方面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和娇惯,只管满足孩子的物质欲望,对其思想、性格、成长不闻不问,对孩子的行为缺少必要的管束和教育,也容易导致小孩发生犯罪。

  社会因素也对未成年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未成年人缺乏正确的认知能力,受一些粗俗、暴力的游戏、影片所宣扬的“以暴制暴”的观念影响,会将这种虚拟的暴力转化为现实的暴力。

  而在校学生的犯罪率虽然低,但从学校产生出的“问题少年”也不少。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歧视、排斥“差等生”,放松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法制教育等方面的教育,从而使学生很容易受社会上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还有少数教师在个人品德、职业道德、心理素质方面存在明显问题,也会给学生形成反面示范。

  “预防未成年人形成犯罪心理,必须让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以及身心发展中所反映出的矛盾能够得到准确及时解决,消除易形成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各种不良因素。”张警官说。(记者林茜 李剑准通讯员张善满文/图)

  (文中人物除民警外均为化名)

【编辑:张志刚】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