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郑州“西瓜办”服务瓜农遭误解 网友批大V乱传信息

2014年06月04日 08:23 来源:河南日报 参与互动(0)
郑州“西瓜办”服务瓜农遭误解网友批大V乱传信息
瓜农卖瓜难。资料图片

  郑州市成立“西瓜办”,某些网络大V、著名公知不调查清楚就拍砖,遭网友吐

  弄清事实再传播,行吗?

  点击真实:近几天,一个经过认证的官微“@西瓜办”走“红”网络,引发网友围观。根据认证资料,这是郑州市西瓜办的官方微博。有网友说,老百姓种植和销售一种农副产品,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现在农民种植和销售西瓜,政府就设立一个“西瓜办”,那如果农民又种辣椒、茄子、西红柿等,政府部门是不是再设立“辣椒办”、“茄子办”甚至“西红柿办”?此种观点经过@青岛晚报、@中国企业家杂志等在网上转发扩散后,引发一些网友质疑。随后经河南本地媒体报道,郑州“西瓜办”的真实情况被网友所知,那些在网上不负责任乱传信息的大V被网友吐槽。截至6月3日12时,有624万网友参与#西瓜办#话题讨论,实时微博达192万条。

  郑州市西瓜办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机构?有没有存在的必要?焦点网谈记者分别采访郑州市西瓜办、瓜农等,并针对网上这种不明真相就拍砖的现象,邀请了社会学专家对其点评。

  有问有答

  @西瓜办:一头连着瓜农,一头连着市民

  针对网友向郑州“西瓜办”提出的疑问,焦点网谈记者6月3日采访了“西瓜办”的工作人员。

  @中国企业家杂志:据悉,凡进入郑州市摆摊卖西瓜,必须持有郑州西瓜办及行政执法局和交警大队盖过公章的通行证方能进城。显然,这个“西瓜办”有点像“一夫当关办”,没有他们开出的所谓“通行证”,会遭遇城中交警的驱赶或执罚,瓜农也只能望瓜兴叹。

  @西瓜办:西瓜办不是一个政府常设机构,而是一个临时机构,每年西瓜上市以后,从全市各部门抽调人员组成。自成立以来,都是以服务为宗旨,一不收费,二不盖章,主要协调相关多个部门、多个层面的具体工作,服务好瓜农,服务好市民,服务好城市管理。我们主管市长对“西瓜办”提出了三条具体要求:服务好瓜农就是服务好市民;进城不能乱城;让热情、热心化解热点。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一般的农用瓜车是不能进城的,只有符合标准的厢式货车才可以进城,西瓜办每年都会提前协调公安部门,为这些车主开设绿色通道,免费办理通行证。对于不符合条件的农用瓜车,进城后就需要“西瓜办”的协调。为了解决瓜农占道经营问题,“西瓜办”要协调城管、社区办事处等及时引导,为他们提供场地,为了确保安全,尽量安排他们在有监控的地区,同时还帮助他们解决饮用水和如厕等问题。

  @青岛晚报:郑州“西瓜办”一位负责人说,“西瓜办”是临时机构,一不收费、二不盖章、三不办证。既然如此,那么还有存在的必要吗?设立一个部门就是为大众服务的,按照负责人的说法,那里基本属闲差。西瓜种植有农委,西瓜坏了有食安办,不知道这个“西瓜办”是怎么来的?

  @西瓜办:“西瓜办”已经成立好几年了,我们需要辩证地去看待“西瓜办”。郑州对西瓜的消费量较大,更重要的是附近的中牟县是主要的西瓜产地,也是当地的名优产品,是很多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但一到西瓜上市,问题就接连出现,不是农民的瓜卖不出去,就是郑州市民吃不到瓜,后来就是瓜农和市民以及相关部门的矛盾冲突。成立“西瓜办”就是要协调这些矛盾,解决这些难题,让瓜农能尽快把瓜卖出实现增收,让市民能便捷地买到西瓜,同时还要协调各部门,保护好城市环境和交通安全。与此同时,我们还根据整体销售情况指导瓜农错期种植,拉长西瓜上市期,并做好宣传工作,让中牟西瓜这一品牌走出郑州,让中牟西瓜不再依赖郑州市场。这几年进城卖瓜的农用车在逐年越少,说明中牟西瓜的省外市场越来越大,如果有一天西瓜市场成熟了,瓜农们只管种瓜,把销售交给专门的人去做,这时候我们也就彻底解脱了。

  @湖北佳贝:你怎样看待网友对“@西瓜办”的质疑?

  @西瓜办:“西瓜办”推出官方微博就是为了更好地做好服务,接受监督,让我们的工作更透明,更高效。网友质疑我们,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个新事物,另一方面说明我们与网友沟通得还不够到位。我们会虚心接受网友的监督和建议,改进工作,用实际行动做好服务。

  网聚观点

  河南有多少瓜农你们知道吗?每到这个时候卖瓜多难你们知道吗?

  @皓月莲花:这是一个真正为瓜农服务的部门,协调瓜农进城卖瓜和市容卫生,被一些人喷得面目全非,你们不在郑州,亲自来看看再喷行不行?

  大河网网友“七里香榭”:河南有多少瓜农你们知道吗?每到这个时候卖瓜多难你们知道吗?“西瓜办”干的都是实事好事,有些人不要站着说话不腰疼。

  @80后法律人:有些人根本就不了解,别乱说!去年郑州城管帮助瓜农卖了几百万斤西瓜,得到全郑州市民好评!“西瓜办”的成立就是为了更好地为瓜农服务,有些大V就会看哪里热闹就去哪里唱反调,以此炒作自己。

  @泰泰在路上:中牟是产瓜大县,郑州又是省会,进城卖瓜的瓜农多,自然带来的是交通、卫生等一系列问题,为这些问题成立专门的职能部门有何不可?再说,这些年瓜农进城卖瓜的秩序确实很好,换作其他城市,政府部门恐怕也要这么做。

  大河网网友“看花落尽”:作为在郑州见过“西瓜办”的人,我想说,某些人,你们见识浅也就算了,别再想当然随便乱说。

  好心却总被误读,让人无语

  @晒晒关:看了评论真的心寒……依然记得去年暑假媒体和城管都在帮瓜农卖瓜,街上也有政府专门给瓜农设的摊位……好心却总是被误读,让人无语。

  @在别处养花种树:实际上郑州在这方面一直做得很好,多年前就开始在西瓜上市的时候集中管理,还做了一份可爱的西瓜地图,这儿开个微博只是把他们做的事情面向公众了,应该点赞滴。

  @赵云龙:政府由单纯管理转为提供综合服务,这是个不小的进步,同时建议开封也成立“西瓜办”,与郑州西瓜办协调,为瓜农提供市场信息,避免过多开封瓜农盲目拥入郑州。

  @cns李志全:这个事瓜农和市民最有话语权,那么多机构,让瓜农找谁?市民买西瓜到超市,跑腿麻烦不说,还难买新鲜瓜。一个“西瓜办”若真是简化了程序,方便了两头,岂不乐哉!

  @刘五一:卖瓜难在郑州每年都可能会出现,许多正人君子状的人士和大媒体加入调侃。“西瓜办”为瓜农办事,是不该被调侃的。曾经郑州有“每人一个瓜,瓜农早回家!”“帮助瓜农尽快卖出瓜,不让瓜农的眼里满是辛酸泪”的说法,不对吗?错了吗?今天是四月一日吗?

  @焉得草:不要瞎喷好不好?郑州周边很多瓜农,进城卖瓜的确需要引导帮助,至于“西瓜办”工作到底怎么样,大家可以监督,但不要什么都不知道就开始挖苦嘲笑。我想说,去年郑州城管还买了好多西瓜送给环卫工。“西瓜办”既然敢开通微博,就一定也做好了被网友监督的准备。

  某些大V、公知,请对得起粉丝对你们的信任

  大河网网友“岁月不留痕”:卖瓜难,你们说政府不作为,现在帮着瓜农解决问题,你们说这是浪费资源,光用嘴说,不去调查,作为公知、大V,请你们自重。

  @赵云龙:去年郑州城管组织买爱心瓜不见你们提及,成立个为瓜农服务的“西瓜办”,提供免费摊位错到哪儿了?

  @辟谣与真相:瓜贱伤农,某些公知大骂“政府不管农民死活”!政府不增机构、人员、经费,不收费、不办证、不盖章帮农民卖西瓜,你们又说“这是把权力寻租做到见缝插针的行径”!

  大河网网友“9898”:质疑也好,监督也好,至少要对情况有个基本了解,不要一张嘴就是“我是纳税人,我有质疑和监督的权利”,更不要自诩“民意代表”,如果没有充分的调查研究,误导舆论,有可能成为“全民公敌”。

  大河网网友“我稀饭你哈”:大V、公知之所以被赋予这样的称呼,是因为很多人信任他们,愿意听他们的意见。这既是一种荣誉,又是一种责任,他们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要真实可信。随意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不仅让他们本身公信力下降,还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希望某些大V、公知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说话前先把事实搞清楚。

  记者调查

  瓜农:回家就“粉”郑州“@西瓜办”

  6月3日中午,焦点网谈记者来到郑州市经一路和丰产路交叉口,采访了中牟的瓜农王先生。他告诉记者,“今天早上听广播刚知道咱郑州有了个‘西瓜办’,咱能说啥,谢谢这些想着我们瓜农的人。我们来这里卖瓜人生地不熟,遇到个事也不知道找谁,现在有了‘西瓜办’,咱心里就有底了。我回家就让儿子把‘西瓜办’(微博)调出来看看,成为他们的粉丝。”当记者问起“西瓜办”应该做些啥时,王先生认为,首先应该告诉广大瓜农,到哪里卖瓜既不影响交通,又能卖得快,他听说今年郑州有500多个卖瓜点,希望“西瓜办”能赶快公布;另外,希望“西瓜办”多设几部电话,方便瓜农需要帮助时求助。

  专家:以事实为据,是大V应有的社会责任

  6月3日,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研室主任刘英基表示,政府能够开办“西瓜办”的微博,说明已经准备好接受广大网民的监督,也表明了“西瓜办”为瓜农办事的决心和力度,这个是政府机关走群众路线的一个具体体现,非常值得称赞。但为什么会出现一些公知、大V对其调侃甚至造谣,一个原因是相关部门没有充分预判“西瓜办”带来的影响,没有通过媒体主动揭开“西瓜办”的真实面貌,虽然微博是一种公开的方式,但是过于被动,这种情况下,“西瓜办”应该主动出击,让正确的信息能够快速传递出去。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某些公知、大V言论随意性太大,没有调查就对“西瓜办”冷眼相对,造成一些网友的错误认识。以事实为依据,是他们作为大V、公知应当担负的社会责任,但有些人并没有做到。所以如何监管他们的言论就成了一个社会问题。

  相关链接

  曾经被“大V”放大的网络谣言

  ●5月10日,因传谣“籍贯贵州的北京大学09届毕业生王某因开办的网站没有通过备案、网站被关,砍死贵州省通信管理局机关某干部”,微博大V(实名认证用户)“何兵”和“萧山君子”被国新办处理,其中,“何兵”的微博账号被暂停,“萧山君子”的微博账号被注销。

  ●5月6日,网上疯传首都师范大学女学霸在外出做家教途中发生小车祸,在等待交警的时间背了107个英语古典文学词汇。经首师大学生处负责人查证,该校并无“学霸王大芳”此人,该新闻源于网上微博恶搞账号“洋葱日报社”(该账号简介标注:我们的新闻都是假新闻)发的一则微博,后被微博账号“山东工商学院微博协会”重新发出来,并在网上被广泛转载传播。

  ●2013年2月14日,所谓“公益人士”邓飞在微博上爆料称潍坊化工厂、造纸厂通过高压水井,向地下排污,引来媒体争相报道。2013年8月23日,武汉警方查获特大网络造谣传谣团伙,“山东企业高压泵深井排污”事件也被查明是此公司进行的炒作行为。

  策划董 林统筹万大珂记者范娟华 贺心群 张恒 亢楠

【编辑:张志刚】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