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教授手写百万字教案走红校园

2014年06月23日 15:35 来源:成都商报 参与互动(0)

  几十年从教生涯积淀下十几本厚厚的手写教案,上百万字的手稿都是工整潇洒的繁体字,内容极尽细致,深度与广度兼备……近日,四川大学锦江学院严廷德教授的手写教案在校内走红,班上学生几乎人手一本教案副本。

  “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失去了很多手写的机会。哪怕在大学生群体中,提笔忘字也屡见不鲜。”大三学生王爽说,“厚厚的手写教案让我很震撼,从中不仅感受到了教师对于课堂的尊重、负责,也提醒着我不忘中国传统文字之美、书法之美。”

  百万字手写教案 记录课堂点滴

  《古代文学》、《训诂学》、《国学》……一本本教案记录着严廷德教授的教书生涯,从教近半个世纪,他始终坚持着手写教案的工作习惯。他的第一本教案是1980年写的《古代汉语》教案,这本距今34年的教案原稿被装订成线装书,散发着古朴的历史感。一页页泛黄的纸张,边角已经有了磨损,但墨香却始终没有散去。

  “每讲一次课就要对教案进行一次增改。”严教授说。他的教案上贴着不少小纸条,边边角角都有加注的笔迹。尽管对教案的内容谙熟于心,每次上课严教授仍然习惯带上教案。他认为,上课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不能完全凭记忆。

  教案不仅记录着学科知识点,严教授更是将在课上要讲的话都写在了上面。课堂上学生们以为的“神来之笔”,其实不少都是老师精心准备的。一堂课的时间只有短短45分钟,但严教授准备的时间却十倍于此。

  学生点赞 掀起手写风潮

  已经毕业四年的范雅思至今珍藏着严教授手写教案的副本。她说,教案体现着老师负责的职业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求实的处世精神,这份珍贵礼物中的正能量一直影响着她。大三学生王爽十分珍惜教案副本,她说,“从教案的一笔一画中可以感受到严老师付出的巨大心血,我都不忍心直接在上面做笔记,而是另用一个本子记录。”

  坚持手写教案,严廷德教授有着自己的理由:“多媒体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方式,受到不少教师欢迎。但多媒体始终只是一种辅助工具,如果过于依赖它,反而会让学生的强制记忆能力、瞬间记忆能力、书写能力等得不到锻炼。”他认为手写、板书的方式能够带动课堂互动,有利于让学生回归、融入课堂。

  以手写修身 积淀文化修养

  严廷德教授认为“手写”其实是一个修身养性的过程,能培养人的专心、细心、耐心、毅力等优秀品质,汉字本身也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他认为,现代人普遍追求速度、效率,一方面的确促成了快速发展,但一方面也让人们容易急于求成,做事不踏实。他强调,求学、治学是需要“静”的,通过手写的方式,可以磨炼性格、克服浮躁。

  许多同学表示,将近百页厚的《国学课》手写教案捧在手中时,受到了不小的震撼。“在同学当中,喜爱书法的大多都比较安静。他们一般做事比较沉稳仔细,我认为可能是长久练习书法带来的潜移默化。”王爽表示,做学问、搞研究都很需要沉下心来,耐得住寂寞,慢慢积累文化修养,这正是沉甸甸的手写教案给她的最大启示。(刘定畅 陈子微 记者 杜玉飞)

【编辑:单梦竹】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