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湘潭经开区:“富而思进”探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2014年11月12日 10: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湘潭11月12日电 题:湘潭经开区:“富而思进”探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记者刘双双 邓霞 通讯员 钟泉 胡文标

  快速推进的城镇化进程,让中国各地许多农民“上楼”成为市民。世世代代辛勤劳作的农民忽然没有了可以耕种的土地,可观的拆迁补偿费尽管足以让他们在城市中安居下来,却无法适应身份转变、环境转变带来的种种变化。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如果农民不能真正实现身份转换,新型城镇化只能是停留于“土地城镇化”。

  破除陈旧思想观念,有的放矢地培训引导,情感教育潜移默化。这是位于湘江之滨的国家级湘潭经济技术开发区,率先开展针对征拆农民的“富而思进”教育模式摸索出的“三步经”,让洗脚上岸的征拆农民融入城市,实现真正蜕变。

  富了“口袋”穷了“脑袋”的困局

  创立于2003年的湘潭经开区,昔日是一片荒芜之地,闭塞、贫穷、落后曾是这里的代名词。随着园区开发建设,被征拆的当地农民告别了贫穷的宿命,从世代面朝黄土背朝天到居有楼、行有车、游有园,人均存款达到三四十万元,一跃跻身到全省的富裕行列。

  有时候,骤然暴富带来的却并非必然的幸福。因为征拆,很长一段时间内,开发区的征拆户几乎成了当地“暴发户”的代名词。

  十年前的一个晚上,开发区管委会工作人员与乐塘、九华等村的党员、征拆群众代表座谈。就在大家将征拆事项交流完毕准备离去时,民乐村70多岁的一位莫姓老人突然声泪俱下。原来,老人的儿子一惯好吃懒做,听说即将有几十万的征拆款到手,便立马借了30万元的高利贷用于赌博,结果一夜之间输光甚至债台高筑,眼下家里几乎天天都有上门讨债的。

  船形山安置区的李红燕向记者描述,当时一个村里的人,征拆后买的车一家比一家的好,甚至不会开车的也要买一辆放在屋里显摆。有个拆迁户,两个车库却买了三台车,连15岁小孩的车都提前买了。

  湘潭教育学院宾敬教授认为,拆迁补偿,一夜暴富,一些群众面对熟悉乡土的突然失去、身份的突然改变、生活方式的剧烈变化及巨额财富的拥有,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很容易变得冲动和迷失。

  拆迁农民开启市民新生活

  征拆之后的“几家欢乐几家愁”,引起了湘潭经开区决策层的高度重视。他们深谙,在推进园区快速发展的同时,绝不能忽视了庞大征拆农民的思想教育及身份转变等问题。因为,开发建设为的就是带领这里的人民脱贫致富,并且要过上持久的幸福生活。

  2011年3月,湘潭九华素质培训学校正式成立,确定“修身明理、干事创业”为办学宗旨,围绕征拆群众进行以提升思想教育和文明素质教育为主的“富而思进”教育工程,计划用5-10年时间,对全区所有征拆群众免费开展思想教育和技能培训,旨在改变征拆群众的偏差思想、不良追求和行为陋习,帮助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第一堂课在大家好奇的目光中开讲,听课者竟然挤满了整个多媒体教室。传统道德文化教育是“富而思进”的首期课程。

  “上课之前,他每天至少两次进出牌馆,夫妻间总是扯皮。现在他明白还是要为子女树立点榜样,每天回家就跟孙子一起比赛背《三字经》,很少去牌馆了。”杉山社区72岁的赵铭金老人谈起儿子参加培训后的变化喜形于色。

  农民征拆后面临的就业困难,是培训学校探索破解的另一个难题。比起简单的技能传授,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如何让他们掌握与现代职场相适应的安全意识、合作意识、管理意识等,才是就业与创业培训的关键。

  吉利社区42岁的何伟兵如今经营着一家规模一般的婚庆礼仪公司,他的创业点子就受益于首期“富而思进”培训班。“课间时,一位电视台的授课老师与我交流,得知我会吹奏乐器,便建议我可以尝试从事婚庆礼仪行业。”征拆前只从事过食用菌养殖的何伟兵立即跑到长沙购置了七八千元设备,苦等了一个月后签下了自己的第一笔生意。此后,生意越做越大。去年,何伟兵又参加了经开区素质培训学校组织的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等培训,提升了能力,开阔了视野。现在,他正筹划着如何把自己的公司做得更大、更规范。

  “在‘富而思进’培训班,我学到的是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得到的是专业的创业指导,这比给我们钱更有用。”何伟兵说,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将征拆致富作为另一个更高的人生起点,开创自己的职场新人生。

  “富而思进”模式折射人本理念

  在湘潭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喻湘看来,经开区的发展目标是要让区内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发展成果,不仅征拆群众享受,也要让农村群众享受到与城市同质化的资源与待遇。而农民市民化,不是简单地统计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多少,更重要的是农民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要适应城市的要求。

  “富而思进”培训则是期望为农民向市民转化、融入城市破除最关键的思想和观念屏障。

  然而,针对征拆农民的再教育,没有教案可以参照,没有模式可供参考。几年来,湘潭经开区在如何提升“富而思进”教育质量上不断进行着有益探索,将课堂不断延伸:把传统文化读本作为必读课本印制了万余套,免费发放;聘请全国道德模范“板凳妈妈”许月华、“爱心爷爷”赵在和等在各社区轮流开展讲座;组织退休教师、老党员、老干部成立“富而思进义务宣讲团”在各社区开展宣讲活动。

  四年来,经开区举办教育培训和专题讲座38期次,累计培训征拆群众8000余人次,课程内容涉及8类20余门课程,自行编印培训教材7本、宣传读物15000余份,制作教育警示碟片1个、专题宣传展板20个,组织课题研究4个,“富而思进”宣传教育覆盖率达80%以上。

  九华素质培训学校负责人王忠群说,情感教育永远是各种教育方式的主流。为了让“富而思进”意识更加深入人心,在全区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的联动,他们把目光转向学生,以逆向思维的方式,通过孩子来“教育”家长。

  今年7月,湘潭经开区在全区中小学校组织开展了“小手拉大手”富而思进亲子书信比赛,来自2200余个家庭的4050组书信作品,让道德文明、亲情交流、学识素养在家庭成员和师生之间成为共同探讨的主题。

  现在,九华素质培训学校正着手以《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拆迁农民市民化教育研究》为题,总结几年来“富而思进”培训的情况和经验。“让拆迁农民真正改变身份,改变思维定势,融入城市,需要各部门、全社会高度重视、合力推进,需要良好的舆论环境和长久有效的机制。”王忠群说。

  作为先行先试的一种探索,湘潭经开区“富而思进”培训模式或许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亦不可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诸多做法,或可为各地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提供有益借鉴。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