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老工业基地株洲清水塘治污“变形记”

2014年12月03日 20: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国老工业基地株洲清水塘治污“变形记”
    经清水塘工业废水处理利用厂处理后,排出的工业污水变得清澈透明。 邓霞 摄
清水塘工业废水处理利用厂厂子赵银红(右)向记者介绍情况。 邓霞 摄

  中新网株洲12月3日 题:中国老工业基地株洲清水塘治污“变形记”

  记者 邓霞 刘双双 徐志雄

  曾几何时,以清水塘地区为代表的湖南株洲大工业,在为共和国创造财富的同时,也给湖南母亲河湘江留下了污染严重的顽疾。

  当“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传统工业发展模式渐次推出历史舞台时,“污名”远扬的清水塘也在腾龙换鸟,悄然“变形”。

  滚滚污水直入湘江的场景不复存在,水清见底;前工业时代的象征——高耸入云的烟囱轰然倒地;老化工企业关停并转……11月下旬,记者走进与共和国同龄的工业重镇株洲,探访清水塘老工业区的低碳转型之路。

  重拳治污初显成效

  位于湖南株洲市西北部的清水塘工业区紧邻湘江,面积约16平方公里,是国家“一五”、“二五”期间重点布局的以冶炼、化工、建材、能源为支柱产业的老工业基地。半个多世纪以来,持续排放的工业“三废”(废水、废弃、固体废弃物),让其成为湘江流域最为严重的污染区域之一,治污刻不容缓。

  2004年,株洲“入选”环境污染黑名单一事极大地刺激了当地政府。从那时起,株洲市历届市委、市政府就将“生态宜居的工业新城”作为发展目标,承诺“宁可GDP少点,也要让市民生活环境好点”。2005年,株洲成功摘掉了全国十大污染城市的“黑帽子”。

  此后,株洲治理环境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歇。淘汰烟囱、关停中小化工企业等一系列治污举措的实施,让当地重现蓝天清水。

  2011年3月,国务院批复《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株洲清水塘被列为七大重点治理区域之一。以此为契机,该市制定了《株洲清水塘工业区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总体实施方案》,重点开展历史遗留重金属污染治理和企业污染源控制。尤其在2013年,湘江治污被列为湖南省“一号重点工程”后,清水塘进一步提速了转型发展的步伐。

  目前,株洲市已在清水塘老工业区实施环境污染治理项目28个,累计完成投资36.8亿元,建成运行了工业废水深度处理厂,完成了霞湾港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大湖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乌丫港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等,基本实现废水、废气、废渣达标排放和安全处置。

  投资逾3亿元、日处理污水能力5万吨的株洲清水塘工业废水处理利用厂,是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启动的第一个项目。

  记者在该厂看到,在最前端处理池,从各企业收集来的已经过处理的工业污水,仍然显得很“脏”,且散发出阵阵刺鼻的异味。但经过格栅、均值调节、药物添加、沉淀、分离、降解等工序后,排出的水变得清澈透明。

  “以往,清水塘区域的化工、冶炼企业各自收集、处理、排放工业废水。”清水塘工业废水处理利用厂厂子赵银红介绍说,这些化工、冶炼企业各自处理过的工业废水,虽然达到了国家综合排放标准,但与国家城镇污水处理标准仍有差距。该厂的建立为株洲清水塘地区所有工业污水统一设置了一道“闸口”,多家重点污染企业的17个排污口通过污水处理厂的管网进行截断,所有工业污水统一归口到该厂进行深度处置,最终实现“一个口子排放、一个标准排放”。

  清水塘工业区内的霞湾港,曾因是50余家企业的工业废水集纳港,而有“变色龙”之说。

  2011年12月,株洲市启动了霞湾港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工程项目,投资近2亿元对霞湾港进行疏浚治理。经过近两年时间的综合治理,沉睡于港底多年的重金属污染物被彻底清除,共处理重金属污泥5万多立方米,污水处理1.8万立方米,从根本上消除了霞湾港重金属对湘江水质的污染影响。现在,经霞湾港排入湘江的水已经能清晰看见河底的颜色。

  为强化项目管理,株洲市还开发了湖南首个湘江保护治理数字化管理平台,对895个项目实施动态管理,并在网站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株洲市市长毛腾飞介绍,该市已将湘江保护和治理“一号重点工程”纳入政府效能考核,对不作为、不落实的官员动“帽子”,对违规企业罚“票子”,对违法人员用“铐子”,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纪律全力推进湘江保护和治理工作。

  绿色搬迁根治污染

  10月27日,随着几声轰隆声,株洲旗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清水塘地区的最后一根烟囱轰然倒地,这意味着旗滨集团株洲基地整体搬迁至醴陵告一段落。

  记者11月底走访清水塘老工业区时发现,旗滨老厂房早已“人去楼空”,厂区拆除工作也基本完成,只能从高高耸立的“旗滨集团”四字招牌找到些许曾经的痕迹。随行的株洲市环保局宣教科科长曹浪波告诉记者,现在保留下的两栋厂房将建成工业博物馆,向人们展示清水塘工业区的骄傲与荣光。

  近年来,清水塘工业区内的企业不断加大环保投入、实施技术改造,环境虽得到很大改善,但难以根治。如旗滨集团株洲基地的三条优质浮玻璃生产线,就受到土地限制无法进行大规模升级改造,生产条件和能耗指标无法根本改善,惟有实施搬迁才能彻底解决。

  早在2008年,株洲市就下发了《关于对一批污染严重企业和落后生产工艺装备的生产线依法责令停产的通知》,正式启动了清水塘老工业区涉重金属污染企业关停并转工程。截至目前,该市已累计关停、搬迁了污染企业80家。

  清水塘老工业区的搬迁改造,不是简单的企业搬迁复制。搬走的企业,只有实现产业升级,才可能避免对当地环境再次产生破坏。

  今年7月,投资50亿元的醴陵旗滨玻璃项目点火投产,产能从原来的三条生产线增加到五条生产线。曹浪波向记者介绍,为实现绿色搬迁,该项目用于环保方面的投入达2.5亿元,配套了污水处理、脱硫除尘、余热发电、脱硝等设施。

  “拿烟囱来说,本来的设计是100米高,但为了能让烟气更利于扩散,他们将烟囱增高至200米。”曹浪波说,通过绿色搬迁、工艺改进,醴陵旗滨的日熔化量虽然从以前的1700吨提高到3100吨,却每年可削减二氧化硫812吨、氮氧化物332吨,可以说既实现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又改善了环境质量。

  旗滨集团是株洲市第一家启动绿色搬迁“退城进园”的示范企业,这也带动了清水塘地区企业绿色改造搬迁的步伐。目前,五矿株冶已关闭了老炼铅系统,并有初步搬迁意向;中盐株化也制定了绿色搬迁及改制方案,落实了搬迁承接地,待新基地建成后就适时关闭退出清水塘基地。

  绿色搬迁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凤凰涅槃的开始,对清水塘而言也同样如此。株洲市委书记贺安杰表示:“清水塘老工业基地的绿色改造,是株洲加快社会转型发展、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工作,也是一项民生工程。下一步,将整体推动清水塘老工业基地的绿色改造,决不让污染企业继续留在清水塘!”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