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八闽千姿:日渐消失的打铁匠

2015年07月30日 10: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八闽千姿:日渐消失的打铁匠
陈裕森在铺子里打铁。 郭碧燕 摄

  中新网漳州7月30日电 (郭碧燕 庄颖 余丹)清晨,福建南靖县南坑镇南坑村一座低矮简陋的平房里,准时响起叮叮当当的敲铁声。55岁的打铁师傅陈裕森和他的伙计,轮流挥动着大锤、小锤,正专注于打造一把顾客订做的柴刀。

  “打一把柴刀要花两个多小时,卖五六十元,赚不了几个钱。”陈裕森告诉中新网记者,手工制作的农用器械,比一般市场上卖的结实、耐磨,使用时间久,价格自然也翻倍,但近年来却鲜有人问津。

  陈裕森出生于打铁世家,从他懂事起,就经常看着父亲光着膀子打铁。看着皮肤黝黑的父亲在火花中满头大汗,一身黑色的污迹看起来邋里邋遢,年少的陈裕森曾暗暗发誓:宁可当乞丐也不学打铁。

  然而,陈家铁铺不能后继无人。17岁那年,初中还没毕业的陈裕森还是在父母的劝说下开始学打铁,这一打,就是近40年。

  “衣服上都是被火星烧出的洞,密密麻麻像个米箩。”回想起儿时学打铁,陈裕森仍记忆犹新,他扯了扯自己身上的衣服,手臂、大腿上露出了被火花灼伤的点点疤痕,“以前溅到会觉得痛,现在就像被蚂蚁咬到,没什么感觉了”。

  打铁是一门手艺活,19岁起,吃苦耐劳的陈裕森就已经能够独挡一面。凭借着准确的眼力,陈裕森总能精准地判断打铁力度和煅烧温度,形状各异的铁料在他手里“听话地”被打造成各种精美铁器。

  曾经有台湾老板想高薪聘请陈裕森到工厂里打铁,被他果断拒绝了:“一辈子自由自在,突然要去厂里被人管,不习惯。”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打铁是一门吃香的行当,赚的钱甚至是泥瓦匠的两倍多。”陈裕森说,过去科技不发达,农业耕作还是传统模式。从锄头、犁头、弯刀、镰刀各种农具,到菜刀、剪刀、门环、秤钩等各种生活用具基本都是手工制作,每天都有忙不完的活,晚上加班加点打铁也是常事。

  随着机械制造业的发展,铁器工艺开始工业化批量生产,不仅外形越来越精良,而且相对于纯手工打造的价格也更便宜,愿意到铁铺买东西的人越来越少。曾经“吃香”的打铁匠,也被时代的洪流所湮没,日渐消失。

  如今,陈家铁铺成了南坑镇仅剩的一家手工打铁的铺子。

  “以前客人都在铺子里排队等,铁器还没凉透就急着拿走了。”回忆起30多年前铁铺生意的红火,陈裕森叹了口气,“现在一个月能卖出二三十件铁器已经很不错,有时一个礼拜卖不出一件。”

  近40年的打铁生涯在陈裕森身上刻画出岁月的痕迹。由于长年佝偻着打铁,他的背驼了,腰也伤了,两个手掌也长起了厚厚的茧。而最让他担心的是,这份苦差事没人愿意再接,眼看着就要失传了。

  “这么多年来跟我学打铁的也有十几个,真正学会的只有两个人,最终坚持下来的却一个都没有。”陈裕森说,年轻人嫌打铁这门手艺太苦太累,又不赚钱,不愿意学。特别是夏天铁铺里将近40度的高温,很多人都受不了。

  虽然陈家铁铺没了往日的辉煌,但陈裕森说,只要还抡得动锤子,他就要继续打下去,不为赚钱,只是想留住这门老手艺。(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