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浑善达克沙地一角的“绿色变革”

2015年08月14日 17: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浑善达克沙地一角的“绿色变革”
图为苏尼特左旗一处2009年固沙作物区现在的景色。 王润枝 摄
图为当地飞播绿化区的固沙作物长到1人多高。 王润枝 摄

  中新网锡林郭勒8月14日电 题:浑善达克沙地一角的“绿色变革”

  作者:乌瑶王润枝

  在8月的锡林郭勒草原,满眼绿色并不稀奇。但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的牧民达布胡巴雅尔门口的2万亩绿色,却让当地政府和他本人付出诸多努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达布胡巴雅尔所在的巴彦淖尔镇位于该旗南部浑善达克沙地,这里以前是沙包,光秃秃一片,几乎寸草无生,土壤类型以风沙土为主,多为流动、半流动沙地,沙丘平均高度10-15米。2013年,达布胡巴雅尔家的草场被列为飞播区,短短两年时间,这里的沙蒿就长得没过了膝盖。

  公开资料显示,浑善达克沙地是我国十大沙漠沙地之一,位于内蒙古中部锡林郭勒草原南端,距北京直线距离180千米,是离北京最近的沙源。与其他沙地一样,当地也进行着“绿色革命”,努力模糊这片沙地与草原的“界限”。

  据当地林业水利局提供材料显示,自2001年至2015年,仅巴彦淖尔镇飞播造林面积就达90万亩。“像当地那仁宝力格嘎查是2009年人工栽植生态区,那里的植被绝大多数已长到成人1人多高了。”苏尼特左旗林水局林业工作站站长达来如是说。

  日前,记者走访达来提到的2009年人工治理区,这里已是3万余亩的大面积草场了,大部分植物都能长到1人多高。隔着网围栏有一株开着鲜艳花朵的植物出栏来,随风摇摆,很是美妙。经陪同采访的林业工作站站长达来介绍得知,这种植物叫杨柴。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治沙不仅是政府行为,近年来,当地牧民在饱受风沙侵袭之苦后,治沙的愿望愈加强烈。

  苏尼特左旗巴彦淖尔镇巴彦舒盖嘎查原书记布勒呼木德勒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嘎查是纯畜牧嘎查,草场总面积58万亩,近来年共围封草场20多万亩,主要通过国家政策、飞播造林等,治沙工作有了明显提高,牧民对浑善达克沙地治理重要性的认识较高,尤其自2010年国家实施草原生态奖补机制后,牧民群众积极性更好。”

  据当地政府介绍,近年来也涌现出了不少植树造林的典型。达希苏就是其中之一,这位蒙古族妇女牧民多年来一直坚持植树造林、科学养畜,走生态畜牧业之路。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达希苏和她的合作社共植树造林1万多亩,成活率达90%以上。

  牧民萨纳巴特尔年过八旬,和老伴儿怀揣绿色梦想,从2009年开始带领老伴子女,在自己1000亩沙地上植树治沙。经过5年时间已种植10000多棵杨树,成活率达90%以上。

  有效把当地现有的地理条件利用起来,在保护生态的同时,有些当地牧民在沙产业上做文章,开起了旅游点,促进牧民增收。

  苏尼特左旗巴彦淖尔镇牧民苏和,浑善达克沙地带从他家牧场穿过,2010年开办旅游点,现在已从个体户发展为有限责任公司。苏和告诉记者:“游客们来这里热衷于开越野车、滑沙、骑马,白天看蓝天,吃手扒肉,晚上烧烤,看星星。他们喜欢原生态的东西。”

  苏和与合伙人在发展旅游业增收的同时,也十分注重生态建设。2012年至今与北京同仁医院合作植树绿化,他们在8000-9000亩马场里,种植了杨树、枸杞树等达1万多棵。他们计划未来景区规划种植葡萄、果树及防风带植被。(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