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多地高校规定独立报到 为培养学生还是为省心省力

2012年09月05日 09:25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8月15日,北京清华大学2012级新生排队拍证件照。与往年不同,清华大学此次在报到区外设置“警戒线”,家长一律只能在线外等候,新生必须带着材料独自登记入学。当日,三千多名新同学到清华大学入学报到,其中包括港澳台地区通过参与“优秀高中生清华体验营”而申请入校的港澳台地区学生。中新社发 李慧思 摄  

  为培养学生还是为省心省力?——多地高校规定学生独立报到引关注

  全国高校陆续开学,今年许多高校不约而同地定了一项规定:独立报到。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在校内拉起警戒线,让家长“远观”;天津大学为家长们准备了帐篷;上海大学不再在火车站设校车……不少人赞同这些做法,也有人质疑:高校究竟是想培养学生独立还是为了省心省力?

  家长被拦警戒线外

  9月1日,同济大学新生报到,校内一条警戒线把家长挡在远处,个别家长试图“越线”,被保安劝回。一位来自安徽的郭姓家长对记者说:“反正也没事,待在远处看看也好。”清华大学今年也首设警戒线,家长一律只能在线外目送孩子带着材料独自登记入学。

  “新生独立报到”成了全国众多高校新学期的第一条规定。上海师范大学用亲切的口吻写道:“亲爱的家长,把呵护藏在心底,我们自己能行!”中国药科大学新生报到的体育馆路口写道“家长请走这边”,根据规定,家长只能到二楼的观众席静静等候,而与孩子遥遥相望;河南大学招办则在微博上风趣地说:“严重鼓励新生自行独立报到!”

  复旦大学2012级新生龚莲娜报到前一天由父母“护送”到上海,一起打扫宿舍、逛校园。但登记入学时,龚莲娜便独自前往。“学校辅导员之前给我们发了邮件,鼓励我们独自报到。”

  记者采访发现,独立报到的规定催生出“组团报到”。复旦大学曾诗晓、张佩柔、王露霖、蒋鹏飞等4位新生都来自重庆,开学前通过QQ认识,得知学校鼓励独立报到,便相约结伴而行。

  王露霖说,此前一直很纠结,父母一起来吧,车票、住宿开销很大;父母不来吧,东西真的太多了,一个女生实在拿不动。不过现在组团的话,问题就解决了。“其实上大学第一步就要从独立报到做起。”曾诗晓说。

  校方:为培养孩子独立,学校要做的反而更多

  上海大学也规定,原本在火车站接新生的校车改在学校地铁站等交通枢纽引发争议。有人认为,培养学生独立是借口,关键学校想省心省力。

  对此,上海大学学工办副主任孟祥栋说,学校经深思熟虑,认为培养学生独立性必须要迈出有实质性一步。上海大学团委书记胡大伟介绍,开学后,校团委将选拔部分新生赴井冈山实践锻炼,选拔的一个“硬指标”就是独立报到。

  记者采访发现,各大高校并非拒家长于门外,而是希望家长不要插手学生的报到流程。

  复旦大学还特意举办了新生家长座谈会,传递学校对于独立人格培养与人文精神关怀的理念。新生辅导员李琬说,学校在新生报到时有一个“班牌留影”的环节,很多家长都争先和孩子一起拍照。“看到他们的笑容和泪花,很能理解他们的心情,这是一个多么弥足珍贵的时刻。”

  重庆大学党委副书记肖铁岩在微博上说:“虽然接待家长给学校带来食宿交通等方面的很大压力,但我个人对于家长借送孩子的机会到孩子将生活4年的学校看看仍表示衷心欢迎。不过,有同事提出,今年是否能劝阻家长代替新生办理入学手续。我很赞同。”

  上海师范大学学工部副部长张益则表示,学校安排了志愿者,相信新生能做到独立报到,这样远比家长东打听西询问要更有秩序。

  “为了培养孩子独立,学校要做的反而更多,但这些都是早晚要面对的。”孟祥栋说。

  上海大学在火车站到地铁站沿线站点都派驻了志愿者指引,并在网上发布“新生报到交通地图”;同济大学在新生报到当天发布启用校园手机客户端“微同济”,将新生指南、选课讲座、外卖订餐等信息“一网打尽”;天津大学今年购置了200顶爱心帐篷,在学校新体育馆篮球场地上为有需要的学生家长免费提供住宿、洗浴、饮用水、空调等基本生活设施。

  “警戒线”打破传统教育逻辑

  然而,学校的这些做法是否真的能达到预想的目的?复旦大学新生张佩柔坦言,如果学生从小对父母过于依赖,独立报到的作用有限,办手续先后仍是父母包办一切;但如果学生有一定独立能力,或许父母真的就会选择不送孩子。

  一张母亲在儿子宿舍熟睡的照片在网上引起热议:来自陕西的母亲,在孩子宿舍内的地板上睡着了。而她的旁边,是早已铺好的床铺。不少网友认为,如果今后这样的场景少了,才说明孩子真的独立了。还有网友甚至看到硕士研究生报名还有家长陪同。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桑标说,当代青少年缺乏独立是从小养成的,很多孩子足不出户,只管读书,一直到高考填志愿都是家长“代劳”,开学送孩子便像“惯性”延续下去。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学校培养的不是“人”,而是“分数”,20岁的孩子可以有30岁成人的数学水平,但往往没有15岁孩子的独立能力。

  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顾骏认为,“警戒线问题”之所以广受关注,是因为它打破了一条传统逻辑:父母操心孩子读书、考试、升学、就业、买房、结婚、生子。“这本身就是个畸形的培养方式,但一旦成型后,突然某环节不用父母操心了,各方都不适应了。”(记者潘旭、俞菀、吴振东)

【编辑:肖媛媛】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