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最难就业年”这道坎怎么迈

2013年05月28日 09:51 来源:云南日报 参与互动(0)

新华社 赵乃育 作

  今年的毕业季,注定将在纠结中度过。一边是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刷新纪录;一边是计划招聘岗位数的下降——据2月初对近500家用人单位的统计,今年计划招聘岗位数同比平均降幅约为15%……因此,人们无奈地将2013年称作史上“最难就业年”。

  转变就业思维

  高国春

  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复杂而多方面的,但在笔者看来,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就业观念太陈旧。有的大学生受“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西部一套房”的偏执就业观念影响,就业只盯着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而去;有的呢,目标又只锁定公务员、事业单位,非公务员不考,非事业编不要;有的,则只愿意去央企、外企,至于中、小民营企业,则是看都不愿多看一眼。

  “人往高处走”是人的一种本能,想找个好单位、好工作的心情也可以理解,但问题在于,凡事都要从实际出发,毕竟好单位有限,好工作亦然。既然工作难找,我们无法改变外在的环境,那么,是否可以尝试一下改造改造自我的心理环境呢?国外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就值得学习借鉴。巴西大学毕业生近年来增长速度也十分迅猛,但他们普遍认为,不管对工作满意与否,都要先干起来,逐步积累工作经验。印度高校的毕业生只有10%的人能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他们当中除了部分人决定考研究生继续深造外,绝大多数人迫于生活压力不得不调整心理预期,一些学生甚至放弃专长去做一些根本不需要高学历的工作,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售票员、大学生司机等。事实上,大学生若能不拘一格地去谋职从业就会发现,其实外面的天地非常广阔。

  思路决定出路。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应该深刻反思,转变就业思路,放低姿态求职就业,树立灵活务实的就业观。相信有了如此心态,不愁找不到出路。

  破题宽进严出

  王文武

  每年,国家都在为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出台各种措施,给予推动促进,但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大学扩招、教育产业化等高校的“跨越式发展”令很多人亢奋,也使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得到一定程度的实现。可是,如此教育模式,也造成了一些后遗症:教育水平普遍不高、培养的人才素质偏低、“宽进宽出”的教学体系成为就业瓶颈……总之,就是后续工作没跟上,顾前不顾后,造成当今社会一些新的社会矛盾的产生。比如大学生生存能力低下,社会不重视大学生等。可以说,现行的大学,几近成了大学生“批发”基地,高不成低不就的大学毕业生比比皆是。

  从目前的高等教育和就业形势来看,一方面很多企业面临“招工难”,而大多数大学生却找不到工作;一方面很多学校“招生难”,而大多数家长却带着孩子“挤名校”;一方面教育师资力量不够,而多数高校仍在拼命扩招;一方面教育的硬件设施不够,而很多学校仍在大规模建分校、建独立学院;一方面教育教学水平不够,仍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所谓“高素质人才”……归根结底,我们常喊的素质教育机制还不成熟,纵观全局的远见还不到位,处理就业矛盾的谋略还不理想。

  因此,要变“宽进宽出”的大学教育方式为“宽进严出”,甚至是“严进严出”,专业及综合技能不合格的,发肄业证书,引导毕业学生就业眼光低一点;品学兼优的发毕业证书,引导他们充实到好的工作岗位。要加强幼教老师、农村教师和城镇非重点教育机构人才的培养,加大基层基础教育教学条件的改善力度,解决“重点”、“优秀”学校的师资瓶颈。与此同时,引导家长、学生、教师转变观念,并采取一些鼓励、补助措施,让浮躁的作风远离教育。

  向关系网说不

  张玉胜

  日前,在媒体针对“史上最难就业年”进行的一份调查问卷中,“找工作是否动用过关系”一项,成了受访者颇为关注的焦点。没有“关系”的应届生该如何寻出路?一名负责就业辅导工作的老师表示,学校应根据学生意愿,建议部分缺乏“关系”的应届生到二三线城市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鼓励大学生到二三线城市实现自己人生价值,不失为颇具现实性和前瞻性的就业招数。但这位辅导老师把“无关系”应届毕业生作为此举的行为对象,却着实有失公允。毕竟,让“无关系者”到二三线城市就业的建议,不过是一个有悖公平正义、经不起常理推敲的伪命题。因为,从凭实力证明的角度考量,“天生我材必有用”,大学生求职应当“哪里需要哪里去”;而以靠“关系”发展的思路谋虑,“拼爹”已成社会潜规则,大学生就业则应当寻“人脉”而去,“关系场”即“职场”;而更趋客观与合理的应该是,包括“没‘关系’应去二三线城市”、“二三线城市也‘拼爹’”和“有‘关系’也会选二三线城市”等的多重解读,这位辅导老师的建议也并未穷尽各种可能性。

  事实上,剖析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无论是动用“关系”的“被就业”,还是“关系”缺乏的“被挤掉”,都不外客观与人为两方面的诱因:一是由供求关系失衡、就业资源短缺导致的僧多粥少;二是由暗箱操作和“拼爹”游戏助推的不平等竞争。基于国人素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常识性共识,缓解“就业难”必须致力于对“患寡”与“患均”的双向破题,即在努力发展经济、优化资源配置、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鼓励人们敢于和善于对“关系网”和“拼爹”说不。

  “关系网”既有悖法度规则,更冲击公序良俗,破除“关系网”已成维护制度尊严、彰显公平正义的民众诉求和大势所趋。欲破“就业难”先破“关系网”,只有将求职谋业置于充分自由竞争的平等环境,大学生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形成多方合力

  程思明

  每年一到毕业季,围绕着“招工难”和“就业难”的话题,几乎总是以媒体集中报道的方式呈现在公众面前。实际上,在今天看来,企业“招工难”和学生“就业难”的并存,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原因。一方面,高等教育持续大规模扩招进一步加剧了人才过剩;而另一方面,企业的转型滞后等因素也让招工陷入了窘境。除此之外,因劳资双方对于劳动力流向变化、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供需“剪刀差”,显然才是目前“招工难”和“就业难”所面临的最主要因素。

  这几种因素有必要引起人们的深切思考,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目前一些企业所面临的“招工难”,是相对于过去劳动力廉价供给的时期而言的。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此前这种以吸纳廉价劳动力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显然已经滞后。在此背景之下,民营企业首先需要从相对落后的生产管理方式进行改进,以吸纳更多的劳动者,才能有助于缓解“招工难”的尴尬。而改进的方法,显然不能再局限于“争先晒福利”,更应从医保、养老等社会保障的改革完善着手,以破解目前劳动力市场所出现的结构性失衡矛盾。当然,除了依赖于市场本身的调节,也还要通过政府部门的支持和介入,方才能化解这对矛盾。

  “史上最难就业年”的出现并非偶然,它似乎已经触及到了转型时期中国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但这看似面临危机的背后,也反映出中小企业的转型机遇和劳动者素质提升的现实。理应看到,大学生从那种过去仅仅满足于工资,再到今天把企业是否有发展前景和上升空间,视为求职选项的改变过程,也让我们看到当前大学生求职者前景意识、平等意识及法制意识的提高。相信随着政府相关部门对劳动力供求变化信息的公示和企业成功的转型升级,凭借着市场这一有效杠杆,这种在当前普遍存在的“招工难”和 “就业难”也会成为过去式。

  遏制潜规则

  李英锋

  谢强(化名)是江西某大学哲学专业的毕业生。5月初,谢强如愿找到了一家单位,签了就业三方协议书,作为预备党员,谢强还被学院分配了一个硬性任务:督促、帮助同寝室的其他人尽快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三方协议书。谢强和他的同学们早就被告知,如果在论文答辩之前还没有交上就业协议,就不允许参加第一轮论文答辩。(5月27日《中国青年报》)

  按照逻辑顺序,高校学生应该是先毕业再就业,而这所大学却把就业设定成了毕业的前置门槛。参加论文答辩是毕业的必经程序,学生不能参加论文答辩就不能顺利毕业,这可真是咄咄怪事。媒体将这种现象称为高校“潜规则”毕业生。

  高校为了教育政绩,为了面子、利益,以不允许参加论文答辩、不给毕业证等手段“督促”学生就业,纯属形式上的揠苗助长,只会迫使不少暂时没有真正获得就业机会的学生弄虚作假,蒙混过关。同时,这种行为无异于给学生的就业率数据掺水。

  高校要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关键在于练好内功,按照就业需求科学设置和调整专业,在此基础上,加强管理,提升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当然,高校也应该采取各种方式给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搭建就业双向选择的平台,向用人单位积极推荐毕业生。如果高校下的真功夫不够,只追求表面的学生就业率,只想着在毕业季临时抱佛脚,那么,得出的必然是自欺欺人的结果,对于学校、学生、用人单位,都是一种敷衍行为。

  2011年6月10日,教育部办公厅就下发通知,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显然,将论文答辩与就业挂钩近似于或等同于将毕业证书发放与就业挂钩,也在教育部禁止的范围之内。眼下,又到毕业季,希望各高校能够以实事求是的心态来面对学生的就业率,能够严格自律,严格执行教育部之前的通知,不给学生们施加任何被动就业的压力或是设定任何莫须有的毕业门槛。而教育部门也应该加强对高校的检查,敞开学生投诉渠道,对把就业当成毕业前置门槛的高校予以必要的惩戒,并严格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编辑:吴涛】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