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异地高考局部“遇冷”说明啥

2013年05月31日 15:23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参与互动(0)

  据报道,从一些高考“高分省份”教育考试院今年公布的数据看,异地考生在这些省份参加高考并不踊跃。以湖北省为例,此前的摸底情况表明,符合在湖北参加异地高考的考生约为2000人,但最后实际报名的省外考生仅有219人。对于以上情况,一些媒体把报道落点放在了“异地高考‘破冰’首年普遍‘遇冷’”上。这样的归因是否准确?我们又该如何看待今年“高分省份”异地高考生报名不多的情况?

  基础性工作没做好会让人望而却步

  在笔者看来,仅就报考环节一项来对当前的异地高考政策进行评述,武断地说“遇冷”或“爆满”都不是慎重的做法。比较可行的办法是,等到招生录取工作结束,所有与异地高考相关的数据都统计出来,我们才好来总结首年异地高考的得与失。

  但是,去年底到今年初,当看到全国各省陆续出台的异地高考政策多为政府“意见”,而非通过各省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和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后,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以便操作、执行、监督和调整时,笔者就觉得,这有可能会给对首年异地高考的结果抱有期盼的人造成一定顾虑。与此同时,对于符合条件者涉及的基本定性要素,在相关的政策中虽有涉及,如居住时间、父母在居住地的纳税情况等,甚至还有分等分级;但对如何审定、由何机构审定、以及相关的严格程序等都缺少明确的规定,有可能导致外地家庭摸不清门道,对异地高考望而却步。

  在中国现有的状况下,各地的教育资源尤其是高校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在出台相关的异地高考政策时,各地的想法也极不相同。具体到高考和招生问题上,差异的存在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包括考生比例、竞争程度、使用不同教材、评判标准不一、招生指标分配等诸方面的影响,以及其中存在的各式各样的问题。若不能将学习权、考试权和录取权统一,不但异地高考生的顾虑难消,也使相应的改革探索举步维艰。

  对此,政府有关部门的当务之急是,必须将现有的“意见”、“通知”等不具有法律效力的文献转变为严肃的法律法规,并在立法过程中,引入各方面利益相关者的意见,使制定出来的原则、标准、操作性等都更加合理。同时,解决异地高考问题,背后牵涉极端复杂的人口、治安、卫生、户籍、法律、社会公平、社会保障、省际关系、高校权益等方面问题。若这些基础性问题不能很好地理清与协调,则相应的探索和尝试就很难落实。

  总之,在目前的情况下,异地高考问题的解决尽管还不容乐观,但改革和探索的空间还是比较宽广的,有可能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之下推进其不断改善。(程方平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异地高考的重点难点在北上广

  今年高考,备受关注的最大政策变化是——异地高考终于“破冰”。然而,据报道,在湖北、江苏等异地高考门槛不高的地区,“破冰”首年普遍“遇冷”。

  对于所谓的“遇冷”,不同的利益方都在“借题发挥”。呼吁开放异地高考者称,异地高考开放了,对当地高考影响并不大,因此完全可以加大力度推进;反对异地高考者则称,闹那么大的动静,有多少人异地高考啊?

  这些都不是理性的解读。异地高考之所以在一些门槛不高的地区“遇冷”,有多方面原因。其一,也是最为根本的原因,是这些地区并非异地高考矛盾突出的地区,由于人口流入相对较少、高考竞争比较激烈,地方政府在制订政策之初早就预计开放后不会出现太大变动。由于高考竞争比较激烈,一些符合条件的异地高考者可能从自身高考利益角度考虑,也不愿意选择在这一地区高考,认为还是回原籍高考划算。而如果换作是流入人口多、高考资源相对丰富的北京、上海等地,情况就完全不一样。

  其二,异地高考政策出台不久,且各地的具体政策出台时间更晚,符合完整学籍条件的学生并不多,很多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可能在读完小学或初中之后就回到原籍读书了。很显然,如果这一政策进一步推进,情况就可能不一样,选择在当地读高中,符合条件的学生将进一步增多。因此,关注异地高考政策的效果,不能只看政策执行的当年,而必须以3到6年的时间来考量。

  其三,这些地方开放异地高考,不只有学籍的要求,还有对学生父母的职业、住所限制,这使经过审核符合条件的异地高考生进一步减少。

  上述地区所谓的异地高考“遇冷”,其实传递出三方面信息:一是在已经开放异地高考的地方,异地高考的门槛(对考生父母职业、住所等要求)还是让部分有需求的学生无法实现异地高考,需要进一步调整。二是在我国大多数地区,推进异地高考并不难,只要下定决心,这一政策便可切实推进。而我国解决异地高考问题的难点,主要集中在北上广等地区,这些地区的异地高考问题不解决,可以说我国的整体异地高考问题就没有得到解决。三是开放异地高考,利益考量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每个家庭及考生都会根据自身的现实利益作出最佳选择。这也给北上广地区的异地高考解决提供了思路。

  具体来说,我国应首先把解决异地高考的重点,聚焦在北上广等矛盾突出的地方,否则即便其他省市都开放了,问题还是只得到极少比例的解决,无法回应社会的关切。其次,解决北上广地区的异地高考问题,不能采取上述地区的思路。由于每个地方的人口流入情况不同、高考竞争激烈程度不同,适合一地的异地高考方案,很难适合另一地。要根本解决北上广等地的异地高考问题,必须寻求高考改革的思路,而不是在现有高考利益框架下,加剧利益冲突。对此,有必要按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高考改革思路——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深入推进高校自主招生改革方可逐步实现。(熊丙奇 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育学者)

【编辑:肖媛媛】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