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理工招60名中德合作研究生

2013年06月25日 15:13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本报讯 北京理工大学今年将继续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合作举办硕士研究生,计划招生60人。拥有国民教育系列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英语基础较好的社会在职人员和应届毕业生均可报名。

    据介绍,该项目合作专业“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为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的名牌专业。申请者被录取后将按照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学习,在通过课程考试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后将获得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的硕士学位。该项目由北京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合作学院具体承担教学管理,学生全部学业均在北京理工大学完成,在学期间有机会前往德累斯顿工业大学交流和学习。

    

    本报讯(记者张航)“电风扇,背靠墙,千亩南邮,何处可乘凉。莫说心静自然凉……汗湿裳,床板烫……料得今年夏更长,装空调,杨校长。”近日,江苏南京、湖北武汉等地接连遭遇高温天气,不少大学生呼吁给学生宿舍安装空调。在进入夏季后同样面临“桑拿天”的北京,记者了解到,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少数学校外,城区多数高校的本科生宿舍并未安装空调。

    记者在海淀区学院路和中关村大街一带高校密集区域探访,发现除北京大学外,绝大多数高校的本科生宿舍均未安装空调。由于本科生宿舍多为4人间,甚至6人间,夏天一走进屋就能感受到一阵热浪。男生通常一进屋就脱掉上衣,光起了膀子,一名中央民族大学的学生说,夏季最热的时候,自己一晚上要起来冲三四次冷水澡,吹着自己购买的小风扇,才能入睡。

    据了解,对于高校宿舍是否需安装空调,本市教育部门并未有统一要求,而是由各校自己决定。北京工业大学从2008年至今已经为全校4400多个宿舍分批全部安装了空调;去年夏天,北京大学对本科生宿舍进行改造,安装了空调。记者注意到,空调安装费多由学校承担,但超额的电费由宿舍负担,每百度48.8元。北工大后勤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考虑到为学生提供一个更舒适的学习环境,学校为每个宿舍都配备了一台空调。

    高校宿舍是否需要空调,记者采访的30余名大学生分成了观点对立的两派,北京邮电大学的小胡同学支持安装空调,“桑拿天太难受,我们需要舒适的环境。”有同学表示,使用一个夏季的空调,电费也就多出200多元,分担到每个人,绝对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也有学生表示空调是“多余品”,北京科技大学的一名本科生说,相比南方,北京夏季高温天气无论是气温还是持续时间,都要好得多,没必要在这方面花钱。

    中国人民大学一名教师告诉记者,他们上大学的时候宿舍里空调、电风扇都没有,“上大学不是来享受的,这点意志品质都没有,以后怎么经受社会上的‘大风大浪’?”J067

    

    本报讯(记者张航)他被誉为“当代李冰”,主持设计或参与指导了密云水库、三门峡水库、三峡工程等一大批水利工程;他培养了大批学生,其中很多人已经是两院院士。本月21日,水利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光斗在京逝世,享年101岁。今天上午,近千人前往八宝山殡仪馆送别张光斗。

    上午8点半,记者来到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礼堂外已经拉起了悼念横幅,工作人员正在为赶来送别的各界人士佩戴菊花。不少人在悼念本上签字,表达自己的哀思,然后走进礼堂报告厅,三鞠躬告别。

    除了在清华大学任教并担任副校长外,张光斗还是中国工程院院士。9点左右,正在京开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集中赶来送别,他们中许多人都是张光斗的学生。著名水工结构专家陈厚群院士告诉记者,自己1950年进入清华大学水利系学习,从张光斗老师那里学到了许多,“他是我们的楷模,把严谨治学的作风传递给了我们这一代水利工作者。”水道和港口专家梁应辰院士说,得知张光斗先生去世,心里很难过,他是我国水利事业的奠基者,贡献卓著。

    水工结构工程专家王光纶从1963年起担任张光斗的助理。他告诉记者,张光斗治学特别严谨,研究人员递交的勘查报告总是再三审读、再三修改,修改的圆珠笔字甚至比原报告的印刷体字还多,他还要求水利工程质量决不能有一丝马虎,“要有站在混凝土注料机下阻止不合格混凝土浇筑的勇气。”

    张光斗主持设计了密云水库等工程,并为葛洲坝、三门峡、三峡等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指导。三峡工程建设及建成后,除了防洪、发电带来巨大效益外,泥沙淤积等问题在学界也有争议的声音。张光斗是三峡工程建设生态环境评价组的组长,王光纶告诉记者,对于三峡建设可能带来的生态影响,张光斗带领技术专家曾做过仔细研究,最终得出“有利有弊,但可以通过后期努力实现最大限度趋利去弊”的结论。

    2003年,张光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三峡设计吸取黄河的经验,145米的水位,汛后水库水位提高到175米,第二年又回到汛前水位,所以很多泥沙不淤在水库里边。经过大概七八十年以后,冲淤平衡,还能保持发电防洪的效益。而且上游水土保持住了后,泥沙还会减少。

    截至记者发稿,还有不少来自清华大学的师生正在排队进入礼堂告别张光斗。一名水利系的女生对记者坦言,自己从未见过张光斗,只是从各种研究资料和教材上得知了这位“泰斗级”的前辈,“不管怎样,先生是我今后从事水利工作要终身学习的榜样。”J067 张玉军 摄 J217

【编辑:王安宁】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