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5岁孩子报17个培优班 专家:莫透支儿童兴趣精力

2013年07月15日 10:18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周一拼音,周二陶土,周三声乐,周四英语,周五钢琴,周末识字和数学……

  武汉的徐女士先后为儿子报了17个培优班,近年来累计花费近12万元。因此被称为“最着急”家长。

  此种“快马加鞭”的培养到底图啥?

  谈原因

  担心孩子上学落后

  这个夏天,徐女士为自己5岁半儿子Jerry定了周密的培优计划。而从Jerry半岁至今,徐女士先后为他报了17个培优班,包括英语、数学、识字、声乐、画画、表演、手工等一些课程。

  徐女士说:“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儿子没有从小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形成条件反射,将来上学就可能落后。”

  Jerry看起来胖嘟嘟,很可爱。徐女士说:“他不是神童,幼儿园老师都评价说,这小孩蛮普通。在我看来,除了英语方面的特长外,Jerry最大的优点就是宽容和理解。”

  前不久,Jerry在长颈鹿英语培训中心组织的一次全国性的英语话剧表演中,拿到了前三名的成绩。“虽然有些单词儿子还不认识,有些发音还不标准,但他在舞台上表现自信、阳光、大方,这就是我希望看到的结果。”

  谈优势

  幼教比家长更专业

  难道只有报培优班,才能帮孩子养成好品格和习惯?徐女士认为,父母家长是孩子第一老师,但不专业,孩子更需要专业幼教。

  “我自己受过高等教育,但在听了几堂培优课后,还是决定把儿子交给专业老师培训。因为职业教师不论是在教育方式还是理念上,都比家长要专业。比如,给孩子讲故事时,我们直接念给孩子听,而专业幼教老师则是先做一些预热活动,然后循循善诱,他们更懂得儿童的心理。”

  为了孩子,徐女士付出的除了金钱还有巨大的精力。培优这条路上,她没少吃苦。培优占用了她大部分时间。每天从早晨8点半到下午4点半,徐女士带着孩子四处赶场,直到晚上9点多才能回家。

  有时候儿子因上课太累发脾气,不想做作业,出现厌学情绪,徐女士还要他出去散心游玩,这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徐女士说,5年来,刮风下雨我们都在坚持,连下雪天也没有请过假。

  谈质疑

  既然做就要做下去

  此外,培训费用是笔不小开支。徐女士是一家企业的高管,丈夫在事业单位工作。“5年间培优家里累计花了12万元。家庭每月收入约8000元,除去赡养老人和日常开销,大部分都投入到了儿子培优中,几乎没积蓄。”徐女士说。

  徐女士“教子方”经报道后引发反响。有人表示理解,认为她用心良苦。更多的人则是质疑,认为“贪多嚼不烂,欲速则不达”,“提前透支小孩兴趣和精力,也许有一时小成就,但牺牲了未来”。

  对于质疑,徐女士回应说,12万元只是培训班的费用,我对孩子教育投入远远不止12万元,而且一个优秀的孩子也不是12万元能够买回的。“既然做了,就要做下去。我只希望儿子长大了,不要怪我从小没好好教育他。”她说。

  现状>

  培训机构收费不菲

  普遍都自封荣誉称号

  当前,很多年轻家长都和徐女士一样,不惜花大价钱,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

  记者走访武汉多家培训机构发现,无论是双修日还是暑期,这些机构家家都很火爆,且收费不菲。针对学前儿童开展的篮球、羽毛球、美术、游泳等单项兴趣班,每月学习费用平均在700元左右;中小学课程的长期补习班费用则更高,一个月平均要花费1500多元。

  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一位老师说,她班上有20名小朋友,在社会上报兴趣班的占了绝大多数。

  记者从武汉市工商局了解到,一些培优“陷阱”不得不防。记者调查武汉20余家培训机构,发现家家都有类似于“最受信赖”“最具影响力”“十佳”等荣誉称号,但颁发机构却不正规,基本上属于“自封”。七成机构招生时口头承诺“包过普高”、“暑假提分40分”等,却不签书面协议。

  据新华社

  孩子,

  不要输在

  起跑线上!

  专家提醒>

  莫让孩子过早失去好奇心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夏家发不赞成孩子过早参加培优。他说:“学习重在课堂。培优机构为了能招到生赚到钱,夸大宣传非常普遍。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应客观看待,如果孩子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好的学习习惯,很难有实力的真正提高。”

  “学习就像长跑。整个小学、中学都是起点,而不是局限在进入小学的前一年。”武汉市教科院副院长朱长华说,“对孩子过早灌输教育,会增加学习恐惧感和心理负担,抹杀学习兴趣。事实证明,一些孩子后来并不是输在学科知识上,而是输在学习习惯、快乐的心态,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上。”

【编辑:王安宁】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