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接班传承更须解决“创一代”观念问题

2013年07月29日 10:01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上周四,知名经济学者郎咸平来到佛山南海,与当地企业老板共同研讨“创一代与创二代如何传承发展”的议题。伴随着第一代创业者的逐渐老去,二代如何“接班”成为佛山乃至珠三角这几年持续热议的话题。

  实际上,这个话题并不新鲜。如何培养接班人,让“江山永不变色”,从古至今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任何组织,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都会面临并且必须应对这种挑战。为何这个古老的话题会成为当下佛山的热点话题?佛山一项调查或许可以揭开答案。佛企当前来到了“交班”的高峰期,第一代创业的企业家90%正酝酿交班,4000多名青年“创二代”准备接班。而佛山市政府委托中山大学做的一个调查显示,有四成多的企业家第二代愿意接手企业家父母的班,有近六成的企业家第二代可能不会接手父辈辛苦打下的“江山”。

  于是,庞大的经济财富开始出现“传承焦虑”。这种焦虑的产生实际与企业老板保守观念和治理结构不成熟有很大关系。众所周知,佛山经济以本土民营企业为主,本土民营企业多数是家族企业。风投界对用“养猪”和“养小孩”的比喻来讲述本土家族企业的治理观念不同。他们认为,本地老板对自己所创立的企业拥有非常高的热情,视之如自己的小孩一般,始终舍不得放手。但实际上做企业更应该像“养猪”,应以追求利润为根本目标,做大了就可以出售。

  正是这种观念的不同,大部分本土企业家并不寻求建立现代治理结构和制度,也缺乏对职业经理人的天然信任,遇事必躬亲,同时在心中多少都坚信“子承父业”的传统。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在不同社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其学识、兴趣、生活都与父辈有很大的不同。“儿大不由爹,女大不由娘”,接不接班已经变成了一个“双向选择”,而非父母命令简单的单向传递可以解决。

  接不接班是一个问题,而接了班能否继续管好企业又成为一个问题。郎咸平公布了一组对亚洲两百家企业经营者交班的数据,日本的企业在“创一代”与“创二代”的交替中损失达到60%,而香港更是达到了80%。其中主要的原因即是二代进入企业时,父辈的创业团队自恃功劳而反抗家族成员的管理,甚至核心成员出走,造成企业损失惨重。

  因此,当江浙一带政府出资培训企二代接班人的消息传来时,不少民企老板也呼吁政府相关部门为他们提供教育下一代接班人的渠道。但坦诚地讲,这种觉醒已经来得太迟了,如果要把“二代”培养成为企业接班人,早在十年前甚至在更早的时候就应该开始。因为,相对于父辈来说,企二代并不缺乏知识,他们更大的差距在于管理实践和人际关系,而后者绝对不是简单的培训就能够形成的。

  罗马不能一天建成。纵观当下佛山已经实现成功“交班”的企业,均揭示了上述的道理。比如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彻底交班职业经理人,背后已经酝酿多年,而格兰仕梁昭贤接替父亲梁庆德“子承父业”则已经实践了超过20年。

  与培育接班人需要花费的长时间相比,佛山民企老板如果尝试向现代治理结构转型,建立一个好的治理制度,可能是一个更为可行的方式。当创始人愿意变成一个控股股东,即使没有二代来“接班”,企业也将照常运转下去。在这方面,佛山最大的民营企业美的集团已经树立了一个“好榜样”,创始人何享健不仅能够轻松交棒,享受自己的老年生活,其儿女也能根据自己的意愿从事自己的事业,各得其所。而这种结构也更加有利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对社会的贡献更大。

  因此,比解决二代接班更重要的是解决“创一代”的观念问题:究竟是要坚守传统,还是要走向现代? (张和鸿)

【编辑:王硕】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