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科段高分生 可选3+2或普本专科

2013年07月29日 16:26 来源:山东商报 参与互动(0)

  在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27日举行的专科咨询会上,不少专科(高职)院校不敢估分,这下可愁坏了本科线下的考生和家长。不同分数段的考生该如何选择专科志愿呢?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曾从事多年招生工作的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招办主任王平安,希望他能够根据多年招生经验为广大考生支招。

  专科段高分生 可选3+2或普本专科

  王平安说,考生根据自己的分数,结合近两年各高校的录取线来选择学校,所选学校分为两“冲”、两“稳”、两“保”。

  对于高考成绩在二本线上下的考生或者二本线下50分以内考生,属于填报专科志愿考生中高段分数的考生,可以考虑今年的“3+2”专本连读试点院校,今年共有11所学校开展“3+2”分段培养试点,单独设置代码、单独划线录取,占用一个院校志愿。如:某考生报考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3+2”会计专业,担心录取不上,可以在报考“3+2”的同时,再报考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专科批普通专业,占用两个院校志愿名额。

  这部分高分段考生,还可以考虑山东建筑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齐鲁工业大学等本科院校的专科,或者报考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职业学院、山东电力高专等比较优秀的专科(高职)院校,这些院校经过多年的发展,教学、就业突出,办学特色鲜明,极具发展潜力。

  线下百分以内考生 可考虑地方本科院校专科专业

  二本线下100分以内的考生可以考虑近年新上本科院校的专科专业,如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山东管理学院等院校的专科专业,或者地方本科学院的专科专业,如德州学院、滨州学院等,或者部分国家示范高职院校、骨干高职院校。300分左右的考生可以考虑地方职业院校,如滨州职业学院、东营职业学院等,或者省外的院校。低于300分的考生可参考一下往年专科批二志愿的投档情况,另外部分办学较好学校都开设有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因收费高,录取分数相对低一些,但教学质量、教学管理与普通专业相差不大,也是考生不错的一个选择。

  选专业不宜盲从 有的专业招生是“冷门”,就业却是“热门”

  王平安说,专业是填报志愿中的重要一环,多数考生比较注重院校的选择,而不注重专业的选择,这是不对的,填报志愿既包括学校的选择,也包括专业的选择。在专业选择时考生会出现多种误区,如:从众心理,别人选也跟着选; 片面追求热门专业,其实热门专业报考人数较多的专业,未必就是就业好的专业,冷门专业因为报考的人少,往往是好就业的专业,冷门专业往往是大家不了解的专业。比如济南工程职业学院的染整专业,历年招生都不起眼,但就业形势一直持续火爆。

  对一个专业的评判不能把专业独立出来判定,其实专业并无好坏之分,同一个专业在某学校可能是拳头专业、热门专业,在另一学校就成了教学质量较差的专业; 当前的所谓热门专业毕业时可能就成了冷门专业。

  延伸

  选专业因人而异性格必须考虑到

  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学校很重要,而选择一个更能贴近自身实际情况、兴趣爱好、自身特长的专业同样不容小视。那么,在选专业的时候,在分数基本允许的情况下,究竟应该如何让自己的选择更能达到“量身定制”的效果,为自己将来的职业前景做好良好的铺垫呢?

  王平安说,考生在选择专业时,首先应考虑自身特点、性格、兴趣,和本人及家庭对未来就业的期许。因为专业培养的核心是思维习惯和学习能力,每个专业都有学成者和学败者。专业选择要因人而异,有内向者有外向者,有的善谈爱交际,有人少言爱钻研。内向型可以多考虑技术型的专业,外向型可以多考虑营销、管理类专业。

  同时,根据专业选学校,每个学校都有各具特色的专业和优势专业,也有办学条件差一些的专业,要多了解各学校的特色专业,进行选报。如想报考财经类的专业,可以选择山东商职学院、山东经济干部管理干院、山东管理学院等,如想报考旅游服务类专业可以选择山东旅游职院、青岛酒店职院,如想报考计算机、应用电子类专业可以选择山东电子职院,如想报考学前教育等可以选择山东女子学院,如想报考建筑类可以选择山东城建职业学院、济南工程职业学院等。因专业较多,在此不能一一列举,很多高职院校都有各自的特色与主打专业,这也是高职院的发展特点。

  总之,要想填报好高考志愿,需要耐心、细心地做好准备工作,毕竟,六个院校36个专业需要提前做足功课。(记者徐玉芹 实习生范佳)

【编辑:朱峰】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