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高考复读意愿创新低 考生吐心声:坚决不复读

2013年08月05日 10:46 来源:兰州晚报 参与互动(0)

  2013年高考二本批次录取已经结束。每年这个时候都上演着几家欢喜几家忧的情景剧。在惊喜与失落交替进行的等待中,高三学生的心理也在悄然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一些原本期望值比较高的学生降低了要求,一些向往去更好的城市上大学的学生不得不屈就。而高三学生小朱的话道出了这些学生的共同心理:“今年能走(上大学)就走,能不复读就不要复读,我是坚决不复读了!”在这种心理下,今年高考生的复读意愿创下了新低,更多考生向理智型和现实型过渡。        

  考生吐心声坚决不复读

  7月30日,普通高校本科二批录取正式结束,共有463所院校在我省招生52834名,其中理工类36342名,文史类16492名。3次录取下来,理工类录取考生共43592人,文史类共20025人。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理工类的招生人数占着绝对优势。事实上,这种悬殊较大的比例在每年的招生中都有所体现,这也是考生徐丽的深切感受。和记者说起今年的感受时,徐丽的第一句话就是:“参加二次征集志愿时,文史类考生的学校和计划都少得可怜。”

  徐丽今年高考分数是449分,与文史类二本分数线451分差了两分。就是这两分让她备受煎熬,甚至差一点没被录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她在参加二次征集志愿时一再跟父母强调,今年坚决不补习,就算上个不太好的二本院校,也不愿意走入复读的行列。经过慎重考虑,她填报了河西学院,最终在该校线下4分被录取。虽然结果有点遗憾,但她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与徐丽的想法相同,小陈同学高考成绩是450分,得知自己的高考成绩和二本分数线后,一向好胜的小陈并不甘心,希望再通过一年复读上一所满意的大学。但经过几天的思考,他还是决定不再补习,最终选择了一所成都的二本院校。

  客观地说,与理工类考生相比,文史类考生的机会相对较少。在今年二本批次两次征集志愿中,第一次是针对线上考生征集,第二次才是线下考生。征集机会只有一次,参加征集的院校和专业更少,这些因素都不敢让线下考生大意,只能小心翼翼地填

  复读压力大考生难承受

  宁肯上一所不满意的院校也不复读,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考生顾虑重重呢?徐丽的答案很沉重。她告诉记者,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父母就给她报了英语班、数学班,上初二时又请了3个家教,教数学、英语和语文。直到她高三考试前,家教才全部“休息”。几年下来,仅请家教的花费就有七八万,而她的成绩却没能换来父母的笑容。愧疚、伤心和无奈充斥她的内心,想到再复读一年父母无止境的付出,而如果自己再考不好,她没有勇气面对这种结果。

  小陈的想法则更现实。高中三年,他的成绩一直比较拔尖,班主任对他抱了很大的希望,信心十足等待他考入一本院校。分数公布后,出乎所有的人意料,班主任劝他继续复读一年,争取明年考好。小陈却说:“我不想复读了,一是新高考后,学校都在尝试

  新课改,实行学分制,我自己感觉压力太大;二是每年的高考成绩公布后,我发现一个现象:复读生都考不过应届生,再说现在就业形势压力大,我还是希望能早点上大学,锻炼自己,而不是呆在学校里死学习,也不见得能进步多少。”

  采访过程中,记者也留意到一个现象:两年前,总能听到这样的声音:“我考不上某某大学,就再复读一年!”而从2012年开始,这样的声音却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只要考上就走,坚决不复读了。”这两种声音也反映出高考生心理的变化。

  四大因素导致复读率创新低

  除了压力大、担心让父母失望等原因外,还有其他几个因素导致复读生越来越少。“我带过10届高三毕业班,这两年复读生的数量的确是越来越少了。”有着32年教龄的高级教师宋老师见证了这种变化。

  “我认为有四个原因导致复读率创下新低。”他分析说,“一是我省每年进行扩招,使得上大学的人越来越多,在这种机会面前,考生一般不会选择放弃;二是就业形势严峻,毕业等于失业的传言让考生有了一定的危机感,有些考生宁愿上一所不错的高职,在就业与复读面前,学生更看重就业;三是新高考也左右着考生的决策,新课改的步伐越来越快,各个学校都在改革中推行着新课改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成为新课改的目标,在这些变化面前,复读生的不适应性愈来愈大;四是现在即便再复读一年,考上一所大学,大学四年毕业后,一部分人继续考研,一部分面临就业,一部分人参加公务员考试,面临500:1甚至更高的录取压力,考生们对复读的前景并不看好。

【编辑:朱峰】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