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14名女大学生去偏僻山村支教 山里娃变自信开朗

2013年08月05日 16:06 来源:广西新闻网 参与互动(0)

  4日清晨6时许,包宏雪被闹铃叫醒,洗漱完毕,手机响起“Good morning”,清亮的童音传来,包宏雪灿烂地笑了。

  这样的问候电话已持续了一周多,电话那端是博白县水鸣镇西塘村小学生黄文杰。“姐姐教的英语还记得吗?姐姐考考你好不好?”在一问一答的英语对话中,为期10多天的支教经历在包宏雪眼前缓缓展开。

  不畏艰苦 大学生来到偏僻山村支教

  7月20日,晨光微曦,西塘村小学一间陈旧教室内,14张合铺草席一字摊开,这是包括包宏雪在内的14名女生的床铺。她们是玉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大学生志愿者,这次暑期“三下乡”活动,成了西塘村小学的英语辅导老师。

  备课、上课、写总结,仅有一个卫生间,连洗澡也要排队,通常要到凌晨1时才能入睡。可清晨6时许,窗外便响起孩子们的欢闹声,在清凉的山风、清脆的鸟叫及小朋友的欢叫声中,前一秒还睡眼蒙眬的她们便像“打了鸡血”似的投入到了新的一天。

  写心愿贴,挂心愿树……对孩子们来说,这是美好一天的开始。“我想做一名大学生”、“我想当老师”、“我要给爸爸妈妈买大房子”……一笔一画,孩子们用稚嫩的笔写下自己的心愿,大二学生苏卓钰将这些英语单词写在黑板上,逐一教他们拼读。

  窗外骄阳似火,没有安装吊扇,教室里热得像蒸笼,可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丝毫不受影响。

  孩子们英语基础差,甚至连26个英文字母都不懂得正确拼写。这让志愿者们始料不及,原本针对小学生而准备的教案根本不适合。深夜,课案改了又改,字母歌、数字歌、apple歌、动物英语、水果英语,凡是跟英语有关的简单游戏和歌曲,她们都尝试着让孩子们去学去玩。10多天下来,报名参加英语辅导的108名孩子不仅掌握了标准的英语发音、简单的英语会话,就连原本只说“地佬话”的幼童也说起了英语、普通话。

  温情流动 大学生与小学生相互温暖

  刚吃完中餐,小学三年级学生冯甲光又拎起书包出了家门。看着一个个向学校走去的孩子,村民们纳闷了:“不是放假了吗,怎么还要去学校啊?”“学英语去!”孩子们异口同声地答。

  下午1时许,这些孩子趴在教室窗口,对躺在草席上的志愿者们大声喊着“good morning”,又困又乏的她们只好强打起精神。第二天中午没有小朋友在窗口喊话了,志愿者们美美地睡了个觉。14时10分,志愿者黄冬婵开门时惊呆了:校门外站了一群孩子。“你们怎么不进教室啊?”“你们上课那么累,我们不能打扰姐姐们睡觉。”黄冬婵眼眶湿润了。

  英语课上,苏卓钰走到5岁的冯静思身边。“老师,吃。”小静思举着一个番石榴。苏卓钰笑着说:“上课不能吃东西的哦,快点收好。”“老师,我不吃,这是给你吃的。”苏卓钰呆住了,没想到小静思特意从家里给她带了番石榴。孩子们用最纯朴的举动表达着对志愿者的感激,他们能感觉到这些姐姐的用心付出。

  志愿者殷群莉在日记里写道:他们牵着你的手,给了你绿色的塑胶小人、煮熟的鸡蛋,将宝贝的糖果塞进你的嘴巴,他们笑着为你摘下熟透了的稔子,他们为你编了小小的戒指环,小心地问你“姐姐,我头发长了会漂亮么?”我喜欢这些天真热情的孩子们,如玉般的纯粹,美好得不掺一丝杂质,在我美丽的年华里,他们如樱花瓣邂逅我的世界,梦幻而美好。

  “参加这次支教活动的有从小娇生惯养的独生女。山村小学教学条件差,厕所还是一个大坑,上面搭着木棍、木板。我们打地铺、洗冷水,每晚备课、写支教日记,要到凌晨1时才能入睡,清晨6时多又起床。可没有一个人喊苦、打退堂鼓,相反,每个人都像打了‘鸡血’似的激情昂扬,对每个孩子都无比耐心和温柔。”此次暑期“三下乡”活动负责人黄文芳告诉记者,他们不仅为孩子们上课,教英语、学书法,还走访了108名孩子的家庭,了解每个孩子的生活环境。此外,他们有一支小分队在玉林城区开展募捐,为孩子们筹集了100多本图书和300多元爱心款。他们用这笔钱为每个孩子买了一本精美的笔记本,用心写下赠语,希望孩子记录下自己成长的快乐。

  黄文芳告诉记者,这个假期,她拒绝了5份英语家教。一个暑期下来,一份家教能挣上千元,也算不错的社会实践。之所以选择这种公益性的支教活动,就是想为农村孩子做点事。

  即便刮风下雨,村民们也能看到志愿者的身影,他们一路上高唱着《最好的未来》,到每家每户做家访。渐渐地,村民们也被这股激情与爱心所感染。每天支教队员家访完后都要步行到白面麓生态园吃饭,这是村民冯李明经营的一家农家乐景点。此时,冯李明已将饭菜摆上桌,等着老师们来吃饭。 “学校条件艰苦,没有厨房,他们给村里的孩子上课已经很辛苦,再做饭就更累了。所以我把她们请到生态园,免费提供饭菜,你看,这些鸡、鹅、青菜都是自家种养的……”冯李明说。

  “我们想给冯哥伙食费的,可冯哥说我们免费辅导孩子学习,不能让我们再掏钱了。如果没有冯哥和村民们的支持和帮助,10多天的支教活动肯定不会这么顺利。”黄文芳说,每次吃完饭,无论刮风下雨,冯李明和村民都会打着手电筒护送她们回学校。每天清晨,村民冯林海给她们送些包子做早餐。为了确保她们的安全,村民特意在她们居住的教室门上加了锁。

  惊喜改变 山里娃变得自信开朗了

  冯李明激动地说,这些支教大学生的到来,让我们村里的孩子有了令人惊讶的变化。村里孩子个性害羞胆怯,甚至在陌生人面前不敢开口说话。10多天的朝夕相处,我们村的孩子变得活泼开朗了,不仅自信地用英语做自我介绍,还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冯李明还记得,今年“六一”儿童节西塘村小学开展活动,学校请他拍摄。虽然是孩子们的节日,可因为有不少村里的年轻人在场,小学生们很少有勇气到舞台上表演。支教期间举办了一次演讲比赛,同样是冯李明到现场拍摄,同样有村里的年轻人在观看,不同的是,孩子们踊跃参加,108名学生中,报名的就有近60名。

  “我不舍得你们,画了一条鱼送给卓卓姐姐。不管您在什么地方,我都会思念您。10多天里,您教给我们很多知识……”支教活动告一段落,苏卓钰仍保存着小学生冯庆写给她的纸条。她秀气的手指戴着一个藤编戒指,手工精致。“老师,这是我送给你们的,不能取下来哦。”志愿者们离开西塘村时,每个女生的十指都戴了这种戒指,那是孩子们用心编织的。

  志愿者们告诉记者,她们去做家访时发现:土房子、被留守、不得不照料的农活……这些孩子的生活有太多不属于他们的沉重,其中一名小男孩,父母外出打工,他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放假时,一个人要喂养十几头猪。他们喜欢这些孩子,这次支教活动虽然结束了,可她们与孩子们的关联仍在继续。

【编辑:王安宁】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