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学籍一人一号或难治本 评论称应严治教育权力

2013年08月23日 11:48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0)

  教育部8月22日上午发布通知,中国首部全国性《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正式实施,9月1日起我国将建立全国统一的学籍信息管理制度,实行全国学生“一人一号”,全国统一编码,终身使用。该系统将于年内全部建成,并实现全国联网运行(8月22日央视)

  于当下而言,高考移民、一人多个学籍并非稀罕事。虽然教育部门和地方政府屡屡出台政策和文件试图限制高考移民和非法转学等违规行为,但结果还是一如既往地遗憾:学生由高分省份往低分省份“移民”的例子仍十分常见。从学籍管理制度层面讲,没有建立起全国联网、“一人一号”、“籍随人走、终身不变”的学籍制度是重要原因。鉴于此,对于全国首部《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实施,我们应当报以期待。

  客观来说,“唯一学籍号”和“唯一身份证号”有着相同的设计理念。“唯一学籍号”的制度设计,当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虚假学籍、重复学籍,防止学生“不辞而别”、违规转学问题的出现,并对教育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也必然产生积极作用。

  但是,“一人一号”并非是规避高考移民、非法转学等舞弊现象的万能解药。一者,“一人一号”制度只是一种理想设计,只能防得了君子,未必防得了小人。在身份证号都完全不能保证“一人一号”、房姐房叔辈出的语境里,谁也无法保证,未来的某个时刻就不会出现一名拥有多个学籍号和多个学籍的“学籍哥”出现。二者,全国联网之举故然时髦时尚,但是,仅仅在学生学籍一个领域进行信息联网,而对户籍制度、社保、住房信息不进行联网,想必这两亿学生的学籍信息,也只会变成“信息孤岛”。要想拿“孤岛”外的信息证明“孤岛”内的信息,可能会比登天还难。

  解决问题最根本的办法仍然是防范教育权力的腐败。这和一个人能拥有多张身份证是一样的道理。众所周知,我们户籍信息早已实现“一人一号”和全国联网,可还是会有人拥有多张身份证。而权力腐败才是最根本的问题。既然公安户籍部门可以被腐败打开制度漏洞给特权人士办理多张身份证,那么,教育权力也便存在为特权人士开绿灯的可能。特权人士的子女在不同学校、不同地区建立不同的学籍信息,也就见怪不怪。

  还有一个问题必须搞清楚,这个学籍号能不能实现和身份证号的统一化?一个人一生只有一个身份证号,一个人一生也只有一个学籍号,那么,为什么不能让“两号合一”?而“两号合一”的有利之处也是显而易见,一是节约管理成本;二是能更好地实现与户籍的挂钩,让拥有多个学籍的门槛和阻力更高。用身份证号代替学生的学籍号以及未来的社保账号,让社会全体公民不再拥有那么多需要记住的号,应该是相关管理制度需要解决的问题。

  学籍“一人一号”的制度初衷是善意的,但是,根本性的问题在于教育权力作为公共权力,并没有被关进制度的牢笼。在此语境下,教育权力自己导演舞弊现象,东窗事发仍然是偶然问题而非必然问题,到头来,教育公平仍然会受到损伤。(王传涛)

【编辑:张培坚】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