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高考作文材料出错凸显科普缺失

2013年08月26日 11:02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2013年全国新课标I卷作文题是根据钻石切割谈“经验与勇气”。有宝石学博士用图示、数据等方式,列举了宝石切割过程,证明“宝石的切割和勇气无关”。江苏高考作文题的材料是“山洞里的蝴蝶”,又有动物专家断定山洞里的应是蛾子而非蝴蝶,面对质疑,原文作者也称“我不清楚自己当时看到的是蝴蝶还是蛾子”。

  以上两道作文题目饱受非议,甚至被人恶搞,其原因是脱离生活实际,违背科学常识,向学生传达了一种“负能量”。高考的作文题目承载了社会的许多期待,命题也是经过许多专家层层把关,结果还是出现了这样的科学常识错误,会无形中影响很多青年学子的科学素养,这也为我们的科普工作敲响了警钟。

  教育的宗旨,科普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科普工作是科教兴国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和国家创新能力至关重要。1953年,毛泽东同志在视察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时说:“我们要多向群众介绍科学知识。”198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像“钻石切割”的工艺,像“蝴蝶蛾子”的区别,并不是很容易把握。我们不妨分析一下原因:当前与市民零距离接触的科普宣讲园地很少,一些科普场馆或科普讲座枯燥无味,很难引起人的兴趣;许多媒体要么已经取消了科普栏目,要么文章过长、过于专业,缺少贴近市民生活,又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的好文章。

  科普作品肩负着传播知识、激发兴趣、启迪智慧的重要责任。最近,科普领域有两件大事:《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和“中国科普大奖图书典藏书系”分别出版。 “科学求真,人文求善”,优秀的科普作品不仅能带给人们真、善、美的阅读体验,还能激发人们的求知欲、好奇心与创造力,从而提高个人乃至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科普人才是推动科普工作的主体。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工作节奏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迅速变化,对于科普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值得欣喜的是,近年来出现的诸如科学松鼠会等由民间自发组织的科学传播公益团体,赢得了一大批“粉丝”。我们期待有更多的有志之士加入到科普创作的队伍中来。

  科普形式是科普工作提高水平、质量和效率的重要载体。科普形式应当讲究互动性、趣味性和严谨性。通过各种有趣的形式展现物理、数学、地理、天文等知识,突出科技与公众的互动性、科学与艺术的统一性、科普与实践的趣味性,在互动式的体验中走进科学。比如,上海市申通地铁与虹口区科协联手创办的“上海地铁科普文化角”就引起好评。

  科普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只有全民的科学素质提高了,中国才有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有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中国梦”!

【编辑:王安宁】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