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西华师范大学:"留守大学生"支教关爱留守小学生

2013年08月28日 14:39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西华师范大学留守学生支教活动中留影

  又是一年暑期,又是一年实践。今年,一支在革命老区四川省巴中市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支教队伍格外让人关注。他们就是四川省西华师范大学留守学生互爱之家巴中实践团队。

  这支社会实践队伍由3名带队老师和10名学生组成。单从队伍人数看,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仔细了解就会知道,这支队伍的奥妙所在。

  “我们这10名学生中大多都是留守学生或曾经都有过留守的经历,甚至有个别的队员,现在都还算是留守学生。”带队教师赖利平告诉记者。

  来自江西赣南山区的袁丽丽同学便是其中的一位。没上大学前,丽丽的父母就一直在外务工,基本上要等到每年过年的时候,她才能和父母一起团聚。2011年,袁丽丽考上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因为艺术类专业的高额学费,她的父母不得不坚持在外务工,这样一来,她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也就变得更少了,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留守学生。2012年暑假,学校每年一度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展开。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名参加了赴南充市嘉陵区移山乡塔子山村小学关爱留守学生支教活动。为期半个月的支教活动,给袁丽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令她感触颇深。同时,她在支教中的表现也被他们的带队老师、西华师范大学校团委副书记任世强看好。

  “与其他队员比较而言,袁丽丽同学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和那些孩子们打成了一片,和他们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而孩子们很多时候也更愿意和她交流。”任世强告诉记者。一开始,他百思不得其解,而后面一次和袁丽丽的交流中,知道了袁丽丽的留守学生身份,这让他瞬间顿悟,也让他产生了一个十分特别的想法:用留守大学生关爱留守小学生。

  就这样,在广泛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并在该校党委行政的大力支持下,西华师范大学隆重推出了留守学生互爱之家计划。

  “我们的留守学生互爱之家计划的主要内容是,在全省范围内先试建一批留守学生互爱之家联系小学,每年暑期社会实践招募具有留守经历或本身就是留守学生的大学生去开展关爱留守小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任世强向记者介绍道。在他看来,有留守经历或本身就是留守学生的大学生比普通学生更了解那些留守儿童的思想、生理和心理状况,让他们去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能够拉近与留守儿童的心理距离,使关爱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据了解,西华师范大学今年首批在巴中、广安、南充等3个地市州的小学建立了5个留守学生互爱之家。袁丽丽报名参加了位于革命老区巴中市的巴州区第十小学摇铃村小留守学生互爱之家联系小学实践团队,她表示同上一次一样,这一次的社会实践经历同样令她难忘。而当地群众对他们也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

  “他们给孩子们带来了知识,带来了快乐,更为我们学校注入了新的教育理念,我们也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当代大学生身上的激情、梦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巴州区第十小学校长王容华如是向记者说。

  每年暑假,一些走过场、变相旅游、完成任务式的高校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队伍饱受人们诟病,也让社会实践这个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重要平台逐渐变质。而今,西华师范大学为提高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质量所推出的“留守学生互爱之家计划”,是当前高校在新形势下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一次有益尝试。

  据了解,为配合四川省免费师范生培养计划的实施,下一步,学校团委还打算在该校的免费师范生中选拔具有留守学生经历或本身就是留守学生的免费师范生组建留守学生互爱之家免费师范生支教团,开展更为广泛的关爱留守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培养免费师范生的关爱之心、奉献之心,坚定他们献身教育事业的理想信念,扩大留守学生互爱之家计划的影响力,切实增强暑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编辑:王安宁】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