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教育专家认为破解“减负”执行难需建立问责制

2013年08月31日 11:50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教育部近日公布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让即将到来的新学期显得不同寻常。被称为“史上最严减负令”的十条军规,如何顺利执行?怎样让孩子在“减”出的时间中快乐成长?教育专家等部门负责人认为,应建立严厉的问责机制破解减负令“执行难”问题,还孩子快乐童年。

  在此次公布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中,规范考试、不留作业、阳光入学、均衡编班、“零起点”教学等内容,让不少家长、教育专家眼前一亮的同时,担心新政颁布后难以摆脱“最初起到一定作用,之后故态复萌”的命运。如何走出“减负年年喊,学生负担年年重”的困局?教育专家认为,除了要动一动“应试教育”病灶,从根本上改变中高考招生制度这道“闸门”并建立科学、多元评价体系这把“尺子”外,强化问责机制是关键。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国内减负工作中多缺乏问责机制。对违背“减负令”的学校,政府并没有制定明确的问责规定;即使有规定,也只在执行之初象征性抓典型,随后就不了了之。如果没有严肃的问责机制,此次新规的执行前景将不乐观,而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只会影响政府的公信力。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李立国表示历年来的“减负令”不过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偏方,教育过程中重知识,轻能力,缺乏全面的人才评价体系等深层次问题难以触及,也就决定了“减负令”不可能得到有效落实。

  面对中小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要让一纸禁令真正起到“减压”效果,还孩子快乐童年,还需社会、学校家庭多方努力。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认为,学校首先应该在教育观念上作出调整,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部门需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改革中高考制度,建立科学、多元评价体系;学校更需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把学习的负担变成求知的快乐。

  不少家长在担忧“减负令”难以彻底实施的同时,更为“减负”后该如何科学安排孩子多出的空余时间烦心。重庆市教委主任周旭认为,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学校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天性、能力和情商。周旭说,学校将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减下来后,也要结合实际,适当增加学生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如,学校可以通过开设人文、科学、艺术等方面的选修课,成立相应的社团,着力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姚文中对此表示赞同,认为“体验式作业”是“减下”书面作业后,很好的补充形式,有助于培养孩子们在实践中动手动脑的能力。“但首先要规范‘体验式作业’的内容,避免学校打着‘体验式作业’的旗号‘偷梁换柱’,布置书面作业”。

  此外,一些小学校长告诉记者,小学阶段不留作业“一刀切”式的规定不符合实际,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一些学校体育设施器材缺乏,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学生放学后无所事事,恐会成为电子游戏厅、网吧的“常客”。因此,可根据年级、学生个体差异,适当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但作业量一定要适度。(记者 吴晓颖 茆琛)

【编辑:张培坚】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