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教育不是与世隔绝“腌泡菜”

2013年09月04日 13:15 来源:福建日报 参与互动(0)

  有篇文章以“泡菜文化”比喻学校文化,大概着眼于学校文化对于学生(也包括老师)的“浸泡与润泽”。我知道任何比喻都是蹩脚的,不可责备求全。但我认为这个比喻不仅蹩脚,而且其基本观点很难站得住脚。

  据说,“泡菜的精要,一在坛,二在盐”。“泡菜文化”的致命伤,恰恰就在于此。

  泡菜的坛子决定了“泡菜文化”的封闭性。提出“泡菜文化”的先生说,“泡菜的原理是乳酸菌发酵,乳酸菌厌氧,发酵须隔绝空气,因此选择泡菜坛,既要注意烧制的火候、釉色,还得注意有无裂纹和砂眼,更得考虑坛沿和坛盖”。总之,“盐水只能装在坛里,发酵只能在坛里进行”,这个“坛子”,必须与世隔绝,“坛里自有乾坤,学校自成天地”。但我担心,即使在学校这个“乾坤”或“天地”中吸取的一切养料都相当纯正,没有任何杂质,但学生总有一天要破“坛”而出,当他们发现社会上的一切与他们在“坛子”中所接触的有天壤之别时,你要不要担心,他们会手足无措,无所适从,以至于立马崩溃?

  泡菜的盐水决定了“泡菜文化”的单一性。提出“泡菜文化”的先生说,“盐是泡菜的魂……盐之于学校,即是校园精神”,所以,“泡菜文化”之“文化”就是“泡菜汤”,在这个“坛子”(即校园)中的学生,能够从“泡菜文化”中吸取的全部营养,就是盐水。现在的人们几乎都懂得,人的身体之健康成长,需要食物的多样性,不可偏食,更不能单一。不要说鱼虾蛋肉水果蔬菜一样都不可缺,单是主食,就应包括五谷杂粮、十谷米等。难道人的精神之健康成长,反而只需单一的“盐水”?不知道这种“泡菜文化”之“泡菜汤”即“盐水”是古代的训诫,还是现代的说教,但我相信,只用“盐水”泡出来的“人才”,不可能有健全的人格。

  有以上这两条作为前提,“泡菜文化”之“菜”必然就没有任何主动性。提出“泡菜文化”的先生说:“学校就是泡菜坛,文化就是泡菜汤(即‘盐水’),学生(也包括老师)就是一片片待泡的菜蔬——让他们在盐水里游泳、呼吸,通过一定时日的浸泡、体验、感悟,最终,生命形态得到改变,转化和升华。”令人费解的是,那“一片片待泡的菜蔬”,既然只能在“盐水”里被动地“待泡”,那么,还有自主地“游泳”和“呼吸”的可能吗?“通过一定时日的浸泡”,他们的“生命形态”或许“得到改变”,即由鲜活的菜蔬“转化和升华”为“泡菜”,却还能有“体验、感悟”的能力吗?我相信“所有放进坛里的东西,都会变成具有相同气息”的“泡菜”,却不相信这种“泡菜”会有“个性鲜明的自己”。

  蔡元培先生担任校长的北大之校园文化,大致就是蔡先生的“思想自由,兼容并蓄”。它是开放的,是多元的,也是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天地,而不是一个密封的泡菜罐。从那里面培养出来的学生,多有能支撑民族大厦的栋梁,而不是一株株供人享用的“泡菜”。我们今天要建设的学校文化,应当师法的是当年的北大精神,应当从那个地方起步,而不是回到柏杨先生反复抨击的“酱缸文化”中去——这种“泡菜文化”,实在与“酱缸文化”没有多大的区别。(宋志坚)

【编辑:杜雯雯】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