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海学业考改革为“减负” 有人担心“应试”前移

2013年09月05日 15:32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开学首日,本报“四问上海高中学业水平考改革”受到社会广泛热议。昨天,市教委高中学业考调整方案也正式出台——高三年级语文、数学、外语和思想政治4门科目的考试时间从高三第二学期调整至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语文、数学2门科目增加附加题,供部分高三学生选考、参加试点高校自主招生时使用。今后学业水平考成绩将加强在高中毕业和高校自主招生中的应用。

  虽然,新方案今年暂不实行,要从今年的新高二年级(2015年参加高考)才开始,但高中学生和校长们却担心,此次调整方案提供给学生参加每门学科考试的机会只有一次。“会不会把高中完整3年的培养周期分割成3个‘一年’,从而导致应试纵贯3年”?

  “减负措施”受质疑

  学业考改革原本是想缓解高校自主招生联盟测试演变成“小高考”的趋势,但这一“减负”措施却也受到不少质疑。上海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华东师范大学周宏教授昨天发布微博说,本来只需高三应试,现在变成从高一起三年“年年高考”。还有家长担心,虽然只是语文和数学两门科目采用加试,但出于“多一个成绩总是好的”的心态,会不会使加试变成了全民皆试?

  曾任复旦大学招办主任、现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郑方贤说,无论是作为高中毕业依据,还是大学自主招生选拔标准,甚至替代高考,调整方案中的表述都表明了学业水平考的重要性和权威性,因此,高中教师、学生、家长抑或整个社会,都会强烈地感受到它的影响,把原来对高考的关注转化为对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关注。“目前,每门学科的学业考机会只有一次,若一门考砸,极有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将来进入哪个大学,大多数学生势必会对每门考试都全力以赴,应试准备很可能会从高三提前到高中前两年。如果未来每门学科可以提供多于一次的考试机会,或许更符合改革的初衷”。

  “各科均衡”更讨巧

  “学业考替代各高校自己的自主招生测试,可行吗?”市西中学高二学生小陆提出疑问:“目前改革方案里只有数学和语文有附加题,而各个高校在自主招生的时候,不可能只看同样的附加题吧。”

  格致中学校长张志敏认为,“从今年新入学的高一年级开始,这一学业考新政将正式实行。由于各高校细化方案尚未出台,家长和考生普遍呈期望状态。这一政策的出台,对那些成绩优秀且各科较为均衡的学生有利。他们可以凭借会考成绩在高校自主招生中占优势。”

  张志敏建议,无论孩子成绩如何、兴趣如何,一定要考“加试”,并不符合学生的成长需求,高中教育也不能以追求名牌大学录取率作为衡量标准,应该鼓励学校、家长和学生一起根据自身学业水平、志趣爱好、家庭期许等因素,发现学生的潜能和志趣所在。从这个学期开始,格致中学推出了网上测评系统,供学生根据测试结果找到自己的最佳志趣发展域,并由此选择学习模块,组成自己的拓展型和研究型课表。

  “考试流程”应严谨

  郑方贤说,这次调整还将对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考试组织、阅卷等环节提出挑战。“自从举行学业水平考试以来,因其‘不重要’,所以受到的关注度不高,因此其命题、考试组织、阅卷等环节的工作也相对松懈。随着新方案的实施,将会要求每门课程的考试都如同高考那样严谨和严密,否则将难以面对社会公平公正的诉求。如此一来,考试机构面临的压力将是巨大的”。

  在调整方案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被强调要限定在课程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这就确认了教材和课程标准的权威性。郑方贤说,高中长期以来存在的以高考大纲为目标的教学,或许有望经此转变为以课程标准为教学要求。“但教师如何将课程标准中大量的实践内容和拓展内容融入教学环节,并让它能反映在考试内容之中,会是老师们面临的压力”。(马丹 陆梓华)

【编辑:杜雯雯】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