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东每年培训农村紧缺学科教师3000人以上 查看下一页

2013年09月10日 10:04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昨日,广州农林下路小学的学生将写有美好祝福的卡片,送给朝夕相伴、辛勤培育自己的老师。 王辉 摄

  今年教师节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胡春华在中山大学慰问走访时强调,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广东的发展,归根结底靠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为教师教书育人创造良好环境。

  长期以来,教师素质参差不齐、高水平师资匮乏等制约着广东教育可持续发展,如何走活师资队伍建设这盘“棋”,考验着各级政府的执政力。2011年开始,省委、省政府大手笔推出“强师工程”,省财政五年间总计投入25亿元补齐广东教育发展中的这块最大“短板”。

  笔者从省教育厅获悉,在连续两年强力推进“强师工程”基础上,今年教师节,省委、省政府又以一系列利好政策作礼,给辛勤的南粤园丁们送来实惠:

  今年起,我省在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实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岗位津贴制度,按不低于人均每月500元的标准对农村教师发放岗位津贴;每年将筹集1000万元作为“乡村园丁关爱工程”专项基金,为我省贫困县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村教师提供专项救助;让全省每位教师每五年接受不少于360学时的培训……

  随着“强师工程”各个项目的推进,教师们的工作、生活也在悄然改变,助力广东教育加速实现“创强争先建高地”目标,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持续的活力。

  【目标】

  到2016年,全省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总量能充分满足各级各类教育需要;珠三角地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教师数量满足优质教育要求,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需要。

  到2016年,全省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达到国家规定学历标准,学历达标率在全国名列前茅,高学历层次教师比例达教育发达地区平均水平;本科院校教师具有博士学位、高职院校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比例分别达到40%和55%。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一体化”教师比例达到60%。

  广大教师普遍具有高尚的师德品行,先进的教育理念,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较强的教科研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适应教育改革发展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推进亮点

  亮点一:师德建设

  实行师德考核不合格“一票否决制”

  “学生为本,师德为先”,我省的“强师工程”把师德建设摆在了首位。如何将“师德”这个抽象的概念刻入教师的职业认知里?我省尝试确定每年9月为“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每年确定不同的活动主题开展师德教育活动。据悉,今年的主题为“立德树人,立教圆梦”,引导广大教师立德当表率,树人为根本,立教作贡献,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此外,还通过开展“寻找身边的张丽莉”、“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宣讲”等活动,大力弘扬我省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和奉献精神,营造“人人讲师德、个个铸师魂”的良好氛围。据统计,去年,全省共评选表彰303名“广东山村优秀教师”、1007名“南粤优秀教师”、110名“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

  在此基础上,还要把师德建设贯穿到教师队伍建设的全过程,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对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制”,并严肃查处学术不端行为。

  最近,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下一步,省教育厅将根据教育部的部署要求,结合我省的实际,进一步创新师德教育、加强师德宣传、严格师德考核、突出师德激励、强化师德监管、规范师德惩处,将师德建设工作抓实抓好,使教师成为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践行者、维护者、引领者。

  亮点二:中小学教师

  规模、结构、素质协调发展

  优结构:“农村从教上岗退费”补充教师2.8万名

  多年来,公办教师缺编、农村教师缺乏等问题阻碍着我省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如何确保教师的“增量”?对此,我省率先在全国建立了覆盖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的编制标准,并初步建立了编制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如今基本保证了教师编制能满足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需要。

  对于农村教师的补充,我省从2009年开始,实施“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上岗退费”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校任教,目的就是解决农村教师补充难的问题,在补充数量的同时,进一步优化结构,提升农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去年该项政策将实施范围扩大到欠发达地区农村幼儿园,新增到农村从教“上岗退费”人员5811名。截至2012年,该项目实施4年来,共为农村学校补充合格教师2.8万名,省财政安排“退费”资金近4亿元。

  促均衡:县域内每年城乡交流教师比例不低于5%

  农村老师增加后,需要迫切解决城乡学校教师的均衡配置问题。为此,我省建立起县域内教师定期流动的刚性约束机制。县域内每年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城乡交流人数占教师总数的比例不低于5%。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教9年以上的,原则上要在本县域内交流任教。

  此外,城镇中小学教师申报高级职称、特级教师,以及参评先进教师、优秀教师,要有1年以上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经历。城镇中小学教师支教期间的工作表现,需作为岗位聘任、晋升职称或行政职务、评先评优的依据。

  为了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我省还实施了“中小学特级教师教学支援行动计划”,每年组织一批中小学特级教师赴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开展巡回讲学。该计划去年已在6市开展,共有2万多名当地教师受益。

  提素质:每年培训农村紧缺学科教师3000人以上

  打造强大的教师队伍,不仅需要“增量”,更重要的是“提质”。目前我省正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每位教师每五年接受不少于360学时的培训。特别加强音乐、体育、美术、英语、信息技术、地理等紧缺学科教师培养与培训,支持部分县(市)开展中小学紧缺学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加强欠发达地区农村学校紧缺学科教师培训,每年3000人以上。

  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安排省级每年培训特殊教育骨干教师100人以上;并采取多种培训模式,分学段、学科培训省级骨干教师。据统计,2012年全省中小学教师参加省级以上培训16.7万人次,并通过竞争性方式在全省范围内遴选282人为“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培养一批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国际视野并形成个人教育风格的名教师、名校长和教育家。

  在此带动下,我省教师队伍素质有了显著提升:高中、初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高中本科以上、初中大专以上、小学中师以上)分别从2006年的86.1%、96.5%和99.5%上升到2012年的96.0%、99.1%和99.9%;初中教师具有本科学历的比例、小学教师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分别从40.2%和72.3%增长到67.3%和88.1%。

  增奖补: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岗位津贴人均每月不低于500元

  教师待遇的提高是稳定师资队伍的关键一环。2009年以来,省财政已安排经济欠发达地区“两相当”奖补资金约50亿元。在此基础上,更建立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岗位津贴制度。

  省财政厅、教育厅、人社厅联合印发的《广东省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岗位津贴实施方案》(粤财教〔2013〕51号)中明确,从今年起,我省将按不低于人均每月500元的标准对农村教师发放岗位津贴,惠及我省农村教师近40万人。省财政每年将安排13亿元资金对欠发达地区71个县(市、区)所需资金给予分档补助。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我省实施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义务教育教师岗位津贴制度后,县域内由乡村学校申请调到县城学校的教师人数显著减少。梅州市平远县去年申请调到县城的有60人,今年只有13人提出申请,边远地区教师安居乐教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编辑:吴涛】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