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在港就读内地生:语言有障碍 打破靠自己

2013年10月17日 16:20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近日,在香港大学中文系就读的辽宁高考文科状元刘丁宁从港大办理休学,选择回到家乡的本溪高级中学复读,称北大中文系更适合自己。随后又有网友曝出香港城市大学内地与香港学生因不同语言授课问题引发了“骂战”,此前曾有媒体报道称刘丁宁休学的原因之一也因粤语授课听不懂。尽管当事两所大学都对事件作出澄清,但内地学生香港求学的处境问题已引发社会关注。

  昨日,北京青年报记者就内地生在港读书语言不通问题再次向香港大学求证,该校工作人员表示,港大中文学院以何种语言授课均详细刊载于《课程手册》内供学生参考,同时学生可选择第一学期修普通话课程,第二学期再修粤语课程。校方对内地生设有广东话增润课程,加强学生语言能力。北青报记者随后联系到几名在香港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在读的内地学生,他们认为中文系普通话授课已是各专业最多,打破语言障碍要靠自己。

  ■港大回应■

  设有必修粤语增润课程

  港大发言人就港大中文系授课语言问题作出回应称,香港大学中文学院提供的课程,范围涉及语言文学、历史文化和文史翻译。当中有不少语言文学的课程以普通话为授课语言。各个课程以何种语言授课,详细刊载于课程手册之内,供学生参考,学生可以从中选择合适的课程。对来自内地的本科生,学院为他们设有认识香港及广东话的必修增润课程,以加强他们掌握广东话的能力。

  ■港大工作人员■

  可选择第二学期修粤语课程

  一位港大的工作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学校的课程有英语授课也有中文授课,中文课程的话,有些是粤语有些是普通话。如果学生语言出现障碍,可先依照《课程手册》刊载的信息,在第一学期修普通话课程,给自己一段时间的适应后,依照兴趣和语言掌握能力,可在第二个学期再修粤语课程。该工作人员称,内地学生首先可以通过课程学习粤语,其次学校鼓励学生多参加校内活动、辅导,甚至校外工作。“提升粤语水平要‘两条腿走路’”。

  港大工作人员表示,来到一个新环境无疑是对学生的挑战。每年港大只从大量的报考同学中录取两三百人,标准是各方面都比较优秀。他认为,如果学生只注重学业,对其他的不感兴趣,则可能不适合在香港发展。

  ■学生声音■

  打破语言障碍要靠自己努力

  香港大学中文系对外汉语专业在读研究生余小姐告诉北青报记者,她所学专业基本都用普通话授课,大部分老师是内地的老教授,都说普通话但有些蹩脚,不通的地方会夹杂英语,但理解没问题,她的老师也会给本科同学授课。在她上的八门课中,只有《现代汉语》这门课老师会用中英粤三语授课,其他课都讲普通话。同时,老师开始正式授课前,会在课堂先了解学生语言的掌握情况,如香港同学有多少,内地学生有多少。学生在上课之前,也可以在网络上查看已经公示的本节课讲义,完全听不懂是不可能的。

  这名中文系研究生表示,港大中设有同乡会,也会对同学进行免费或有偿的粤语培训。据她了解,港大中文系专业一般的教材都是普通话撰写,但课程内容普遍偏向西方文艺理论和思潮。

  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的研究生黄小姐告诉北青报记者,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老师多为大陆老师留洋以后回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很多老师都未必会粤语,中文系已经是用普通话授课最多的专业。一些不太会讲普通话的香港本地老师和内地生交流时宁愿选择英语。她身边有一些来自北方的同学,不会粤语很痛苦,因为在香港打车、买东西、问路时会让当地人感受到“一定压力”。就她了解的情况,香港中文大学会为内地学生开设粤语课程,也为香港本地学生开设普通话课程,双向化解校内语言障碍,有需要的同学可以选择这些在周末开设的课程,也不耽误正常学习。

  香港中文大学文学研究专业视姓研究生曾参加过位于香港九龙塘潮人参教会,教会会对内地人进行免费的粤语培训。她本科期间曾在广东读过四年本科,对香港社会环境适应得很快,但身边一些来自东北、华北的同学会觉得很难融入港人环境。就她身边的同学来说,粤语零基础的同学,只要积极主动,一两个月基本能做到听懂,三到四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开始交流。“语言障碍是客观环境,选择了这里(香港),当然要自己努力。”

【编辑:王硕】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