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科研腐败不会因为“愤怒痛心”自行消失

2013年10月17日 16:36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参与互动(0)

  在国新办近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部长万钢对科研经费“恶性问题”连说两个“愤怒”,并表示“痛心”和“错愕”。“新华视点”记者梳理了近三年审计机关对国家各部委、各省份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发布的数百份年度审计报告,发现涉及“问题科研经费”的至少有39份,问题均发生于2007年至2012年这五年之内。

  坦率地说,在此之前,关于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的乱象,公众并不完全陌生。只不过,人们对相关问题的关注和了解,往往出于意外。比如那位中科院地球深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院士候选人段振豪之所以闻名全国,其实还要“归功”于他的妻子在网上的检举。正是通过这些意外,公众建立了关于科研经费的一些初步的想象。

  但公众的这些想象到底还是过于单薄,感谢审计机关,感谢万钢部长,同时也要感谢新华社,这次通过翔实的数据和生动的实例,不仅大大丰富了公众的想象,而且坐实了媒体此前关于科研经费使用乱象严重的判断。“吃喝拉撒睡都能挤占科研经费”,“造假也能过审批”,“不论证也可立项”,“没条件也得资金”,“未完成也能通过验收”……类似细节,以前仅凭局外人的想象,哪能如此真切?

  在这样的细节背后,不仅是纳税人积成的公帑海量流失,还照出了一个冷酷的现实:尽管中国早已成为科研投入的大国,但很多时候这种投入注定就是泥牛入海!无论面对哪一点,作为科技部长,万钢的“愤怒”和“痛心”都是必然的。

  但仅有愤怒和痛心,科研腐败并不会自行消失。和其他腐败一样,科研腐败仍然遵循着基本的发生学原理:行政权力说一不二,监督机制形同虚设,事后惩戒和风细雨……而由于一个项目很可能相关利益者人人都能分一杯羹,这种利益共同体使得科研腐败更难依靠内部制衡。回归学术主导的科研体制,建立严格的预算体系,形成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这应该是遏制科研腐败的不二法门。(黄波)

【编辑:白琥】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