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应试的诺奖反映国人的迷信和不自信

2013年11月07日 13:52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0)

  继中央启动招揽海外人才的“千人计划”之后,另一个旨在储备国内人才的“万人计划”日前出台。不曾想,这个更为宏大的人才战略却因短短的“冲击诺贝尔奖”六个字而备受争议。巧的是,此消息出台之时正是钱学森的忌日,这位享誉海内外的科学家有句著名的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诺贝尔奖,被公认为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科学奖项。对国人而言,去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填补了此项空白,似乎令人更加期待中国籍学者在实现了“零的突破”之后能继续连庄称王。“万人计划”应运而生。计划用10年左右时间,遴选1万名高层次人才:第一层次100名,为具有冲击诺贝尔奖潜力的杰出人才;第二层次8000名,为国家科技和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领军人才;第三层次2000名,为35岁以下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拔尖人才。

  听起来有些耳熟。像不像举国体制下冲击奥运会金牌?只可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用十年时间或许可以锻造出适合奥运会的优秀选手,天时地利人和之下甚至能打破世界纪录;但科学研究自有其理性和独立的逻辑规律,并非投入苦练就能获得相应回报。更何况,诺贝尔奖只是衡量某国科学发达程度的标尺之一,评奖还会受到种种因素干扰。诺贝尔情结之深,只能暴露我们的迷信和不自信,而这恰恰是现代科学精神的大敌。

  俗话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却万万不能。“万人计划”将为领军人才每人安排一百万元的经费支持,地方和用人单位还可自行配套支持。可遗憾的是,据中国科协调查:我国科研资金用于项目本身的仅占40%左右,大量科研经费流失在项目之外。按我国目前每年投入科研经费1万亿元左右来估算,这着实是一笔让人惊悚的巨额资金。

  前几天北京教改正在征集意见,其实这奔着诺贝尔奖搞科研有点类似于时下痛批的应试教育。我们一方面告诫孩子不要为了高考分数而将学习过程功利化,自己却在学术之路上为发论文、评职称、拉关系而颠簸奔忙。或许只有从源头上解开了分数绑架教育的纠结,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也就指日可期了,当然,那时没准儿国人连诺贝尔情结都迎刃而解了。

  晨报首席记者 姜葳

【编辑:王安宁】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