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羊城晚报:“校讯通”使用不能忽视家长诉求

2013年11月12日 15:26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昨日报载,今年开学以来,部分地市关于“校讯通”的讨论不断,不少家长称校讯通整天短信轰炸,家长被变相强制使用,有的还将矛头指向了教育部门的“不作为”。一些家长认为,校讯通有行政推动的意味,使用方往往是被自愿的。

  家长对校讯通有如此反应,并非因为校讯通没必要或服务差。因为以运营商今天的技术实力,要玩转这种给家长发信息的“小儿科”事务,应该轻而易举,何况家长们都是交了钱的。一些家长的郁闷在于,为什么不是学校给家长主动提供服务,而是教育部门和通讯巨头联姻,把商业行为变成行政指令?虽然有关部门否认存在行政指令,但明眼人都知道,“连通知、作业布置等,都通过校讯通来进行,有谁敢不开通?除非你别想在这个学校读了”。

  现实生活中,常见这种看起来自愿、自由选择的个体信息服务,往往早已被上级部门和亲密关系的企业确定了消费模式。以校讯通为例,学生家长每年源源而来,客户资源只增不减,在盈利上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在使用上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这些就是通讯业眼中最好的盈利模式。有人手机号码一两年就换一个,可如果绑定了校讯通,读小学一用就要六年,这对通讯企业的忠诚度和粘合度都是极具经济价值的。因此,校讯通并不排除从一开始就是行政部门与企业“各取所需”的这种可能性。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短信其实已经不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信息交流手段,且它的成本和用户体验已经开始落后于类似微信这样更加灵活多样化手机应用工具。新型通信工具的普及,就像手机相对固定电话的优势,电话相对信件的优势一样,如果一定要框定用户只能使用某种效率不高、成本不低方式,怎么能不让家长深感不服呢?如果规定家长只能用某一运营商服务而排斥其他运营商,又怎么不会让人有运营商借助学校参与垄断业务的联想呢?

  学校的业务确实离不开社会上各种企业的技术与业务支持,但是这些参与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应该统一归于学校的计划与控制之下。教育部门要以服务学生为己任,为学校撑腰,而不是诱导学校去参与商业利益的分成。学校也必须以家长利益为第一位,将对家长的困扰降低,同时尽力减少商业侵扰,以捍卫家长群体的选择权和多元化诉求。(耀琪)

【编辑:白琥】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