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给乡村教师涨薪也是释放红利

2013年11月20日 14:13 来源:山东商报 参与互动(0)

  教育资源的均衡布局,要求改变人才资源只从农村到城市单向度流动的趋势,这既符合国家补齐“短板”的改革布局,也照应到了“穷人经济学”中人力资源红利持续释放的科学推理。换句话说,给乡村教师涨薪,也是一种释放“红利”。

  教育部昨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对连片特困地区教师给予生活补助,未来乡村教师收入将超过城市教师,优秀人才自愿到农村学校任教的流动机制将初步形成。

  “补助政策”的抛出,被网友们大呼发现了“教育的良心”。巧合的是,“教育的良心”曾是对全国600余万乡村教师的称谓。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基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和教师均占总数70%左右”的特殊国情,改善乡村教师的现状对于“国家战略”显然再主要不过。我国乡村教师群体究竟是什么样的现状?作为近来“寻找最美”中少不了的写实素材,他们中很多人身上不乏动人故事。而作为被“城乡二元化”同步分离的次生群体,他们也一直在困顿中坚守至今。尽管,这些老师在村里被称为“吃公家饭的”,但其日常生存压力并不比周围村民少。去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单论工资,在全球28个国家的教师群体中,中国几乎排到了垫底位置。如果把乡村教师单列的话,不知在这个榜单上还有没有继续下移的空间。生活的重压,带来了乡村教师队伍的萎缩。正如教育部负责人所言,由于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边远贫困地区尤其是连片特困地区的教师工作任务繁重,条件艰苦,交通、通讯等生活成本较高,让很多教师“下不去、留不住、干不好”。连锁反应随之而来——

  调查数据显示,在北京高校的北京籍学生中,农村学生比例是12%,名牌大学农村学生比例更是一年比一年降低。在“寒门难出贵子”出现阶层固化的严峻现实下,均衡城乡教育资源,提升乡村教师的职业魅力,让其通过合理收入获得生存的尊严感,让老师回到农村来,成为一种政策输出方向。

  有人说,提升乡村教师收入无可厚非,但也没必要“超过城市教师”。确实,城市化大潮中确实存在着“城市优先”一说,但教育资源有着不同于一般性社会资源的功用,它更应遵从守护“底线公平”的特质。乡村教师收入高于城市老师,并非不合理的颠倒,更不是什么“逆市而动”。在“知识改变命运”还被作为提升主渠道被推崇的背景下,中国的基础教育,尤其要体现“补偿原则”。教育资源的均衡布局,必然要求改变人才资源只从农村到城市单向度流动的趋势,这既符合国家补齐“短板”的改革布局,也照应到了“穷人经济学”中人力资源红利持续释放的科学推理。换句话说,给乡村教师涨薪,也是一种释放“红利”。

  因此,用“激励机制”防止农村教师队伍被继续抽干,需要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反哺,需要一系列政策的回灌。如果“地方自主实施,中央综合奖补”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真能尽快落地,那么,再加上“3至5年内建立校长教师交流制度”的配套作业,中国乡村教育的美好未来就值得期待。(评论员 肖明君)

【编辑:杜雯雯】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